美國商務部長預告即將與台灣敲定重大協議 瑞士和印度也有機會
綜合《彭博》與《CNBC》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預計,美國最終將與台灣、瑞士和印度分別達成貿易協議,同時表示南韓尚未正式簽署已達成的協議。
盧特尼克周四(9月11日)接受《CNBC》電視台「Squawk on the Street」節目專訪時發表講話,他概述川普總統的貿易議程,以及對於某些關稅的合法授權命運仍懸而未決,他發表一些看法。
美國即將與台灣達成重大協議
他對美國與多個國際夥伴達成貿易協議的能力充滿信心,他強調要解決與印度的問題,特別是有關新德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問題。
「我認為,一旦印度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我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同時,我們即將與台灣達成一項重要的協議。我們很可能與瑞士達成協議。」盧特尼克告訴《CNBC》記者。
另外,盧特尼克概述與台灣和瑞士可望簽訂重大合作協議的前景,他看好美國與這些國家將迅速達成協議。他還指出,與南韓的談判正在取得進展,但最終取決於相關文件的敲定。
儘管外界質疑現代汽車喬治亞州工廠遭移民局突擊檢查可能造成的影響,但是盧特尼克選擇不將這一國內問題與國際貿易談判聯繫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盧特尼克說:「我們即將與台灣達成重大協議」,但是他並未透露潛在協議的具體條款。8月初,川普宣布對台灣徵收20%的關稅,不過當時兩國政府表示,仍在就降低關稅的協議繼續進行談判。
去年美對台貿易逆差達740億美元
美國政府已經宣布與歐盟、日本、南韓等多個主要貿易夥伴達成初步貿易協議,以降低川普4月威脅的高額對等關稅。
2024年,美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達740億美元,台灣是美國第6大貿易夥伴。美國從台灣進口價值1160億美元的商品,其中包括約120億美元的半導體。
台灣企業正在應對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許多出口產品被徵收20%的關稅,此外,美國加徵的關稅將衝擊關鍵的半導體產業。由於人工智慧(AI)發展所需的晶片需求激增,台灣今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已經創下歷史新高。
「這些國家(台灣、瑞士、印度)仍在等待當中。當然,還有南韓,我們跟南韓已經達成協議,但是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否會完成相關文件的確認。」盧特尼克告訴記者。
比起最近幾周在其他場合的講話,盧特尼克周四的言論明顯更加樂觀,先前美國要求某些國家降低關稅,屢屢受挫,但是現在盧特尼克認為,這些國家或許有機會敲定最終協議。
39%高關稅衝擊瑞士各行各業
川普對瑞士產品徵收39%的關稅,這是已開發經濟體中最高的關稅,這使得瑞士飽受打擊。盧特尼克先前曾批評瑞士對美國大量出口藥品,並指責瑞士從美國消費者身上牟利。不過,瑞士談判代表辯稱,瑞士對美貿易順差受到包括黃金在內的因素影響,因為黃金是在瑞士進行精煉。
瑞士嚴重依賴出口,高額關稅對各行各業都產生衝擊,從知名鐘錶製造商到工業企業,不一而足。上個月,瑞士總統蘇特(Karin Keller-Sutter)未能與美國達成更好的貿易協議,也對蘇特的聲譽造成嚴重打擊。
一些瑞士企業高層預計,瑞士仍將與美國達成更有利的貿易協定。例如,精品巨頭歷峰集團(Richemont)的董事長約翰·魯伯特表示,他正與貿易談判代表保持聯繫,相信貿易爭端將會得到解決。
不過,盧特尼克提出的條件可能對其他國家來說難以接受,包括他暗示美國正在對印度施壓,要求印度全面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以此作為美印貿易協議的條件。
南韓尚未正式簽字美韓貿易協定
印度是川普第二任期初期宣布取得貿易進展的第一個國家,但是後來談判氣氛急轉直下,川普對印度課徵高達50%的關稅,為了緩和兩國緊張關係,川普本周宣布,他將在未來幾周和印度總理莫迪舉行會談。
另一方面,7月底南韓已宣布與川普達成協議,該協議將降低美國汽車關稅,以換取南韓的投資承諾等條件。但是盧特尼克9月11日證實,該協議尚未簽署。同時,近期南韓現代汽車公司和LG新能源在喬治亞州的合資工廠遭移民突擊檢查,引發有關韓國人工作簽證和未來潛在投資的質疑。
「日本已經提交相關文件,與總統握手是一回事,但是真正簽署又是另一回事。」盧特尼克解釋說,他指的是韓國的經濟競爭對手日本已經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