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金融業主管頭痛炸裂!3食物容易誘發

NOWNEWS今日新聞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有個案出現頭痛,且止痛藥已經吃到沒效。(示意圖/記者張乃文攝)

[NOWnews今日新聞] 一名40歲從事金融業的個案,長期在作息不正常、工作壓力下,也出現慢性化頭痛,且每個月吃止痛藥的日子比不吃還多,更有愈吃愈沒效的感覺,甚至一週須請一天假。醫師表示,「紅酒」、「起司」、「巧克力」是容易誘發偏頭痛的食物,民眾平時若有偏頭痛的情況,建議可做偏頭痛日記。

長期作息不正常與工作壓力下,個案出現慢性化頭痛,每個月吃止痛藥的日子比不吃還多,且感覺愈吃愈沒效、逐漸影響工作表現,甚至一週得請一天假。進一步發現,求學時期就常頭痛,斷斷續續使用止痛藥到出社會,一直到劑量愈吃愈多、痛感「壓不下來」才決定就醫。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光田綜合醫院神經醫學部部長楊鈞百提醒,當每月偏頭痛發作頻率超過4天,或頭痛明顯影響生活及日常活動、急性治療藥物療效不佳時,建議就醫並使用預防性藥物減少發作。

根據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去(2024)年調查顯示,近7成的頭痛患者需要請假在家休息,平均每人每月要請3天病假,即使勉強上班,容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影響職場表現。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教授、腦中風病房主任張庭瑜說,偏頭痛是種複雜、具特定症狀的原發性頭痛,幾乎是中到重度疼痛,容易造成日常生活失能,有患者一發作就是好幾小時,更因此影響工作出勤,引發職場的人際關係緊張。

偏頭痛好發20至60歲!醫:逾4成兩邊都會痛

張庭瑜表示,偏頭痛好發於20到60歲的族群,以正值生產力階段的青壯年人口比例最高。典型的症狀包括怕光怕吵、噁心、嘔吐,愈動愈不舒服,還有搏動性頭痛,也就是感覺血管跟心都在跳等,且逾4成患者是頭兩邊都會痛。

張庭瑜指出,有一部分「預兆」症狀則是視覺有莫名光影、聞到味道、視覺一部分缺損等,這類預兆型偏頭痛患者,若合併有抽煙、或是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等相關因子,日後中風機率會略為增加。

張庭瑜說明,臨床上偏頭痛患者常在頭痛發作時自行吃止痛藥緩解,除了少部分會一開始就至神經內科門診求診,其餘往往由其他科醫師轉診,或甚至痛到很嚴重、止痛藥無效才直衝急診。

止痛藥雖然緩解當下疼痛症狀,卻無法預防頭痛發生的嚴重度與頻率。張庭瑜提醒,若每週止痛藥服用超過2、3次,頭痛還可能伴隨止痛藥過度使用而惡化,越吃越沒效、最後變成「藥物過度使用頭痛」。

即使止痛藥使用沒有過量,經年累月沒有適當治療的偏頭痛會容易「慢性化」。張庭瑜提到,當持續三個月以上、每個月至少有一半的日子在頭痛,就可能診斷為「慢性偏頭痛」,治療難度更高。

張庭瑜建議,若每月頭痛發作超過4天、頭痛明顯影響生活品質或日常活動、無法使用急性治療藥物或效果不佳時,就應該以「預防性藥物治療」來減少頭痛發作,達到治療的目的,避免慢性化頭痛。

「頭痛日記」可觀察發作!醫:3大食物易誘發

除了用藥,張庭瑜建議,作息正常很重要,包括規律的睡眠等,運動方面建議瑜珈、太極、或有氧運動,如腳踏車、慢跑,且可每週三次、每次20至30分鐘。

另外,張庭瑜說,可以「頭痛日記」記錄發作情形,透過觀察與紀錄,找出個人體質的誘發食物與其他原因,進一步有效避免。飲食方面,「紅酒」、「起司」、「巧克力」是大部分容易誘發的3大食物,此外氣候、溫差、壓力、女性生理週期等是常見的誘發原因。

張庭瑜認為,若是非常偶爾的頭痛,或感冒發燒等,並不反對民眾自行簡單服止痛藥;但若頭痛發作越頻繁,愈有可能慢性化,預防性治療可以降低頭痛發作頻率,避免偏頭痛演變為慢性。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楊鈞百再次提醒,若一個月出現4次頭痛、一發生會影響生活與工作、或止痛成藥吃了也無法壓制時,建議進一步就醫讓專科醫師評估。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0歲男「戒吃2食物」!下班走路回家 穩血糖、甩肉16公斤

三立新聞網
02

健保再納天價藥!1劑要價1億元 守護罕病童

自由電子報
03

減肥釀悲劇!26歲女不吃肉「早餐喝粥配茶」 竟腦出血身亡

中天電視台
04

08月22日 愛情像花,需要時間澆灌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