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鳳梨釋迦擴大出口量能 銷中註冊增49戶85公頃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東縣1日電)台東縣鳳梨釋迦銷往中國新增49戶果農及約85公頃面積,通過註冊的農民與面積持續增加,不但國際競爭力提升,更強化縣府推動台東農產走向國際市場的決心與行動力。
縣長饒慶鈴指出,過去兩年共註冊596名果農、1015公頃面積,已為台東農民打開穩定外銷管道,今天再獲新增註冊農戶及面積,合計645名農民及1100公頃面積,推估可再增加680至850公噸外銷供應量,不僅擴大出口量能,也讓國際市場看見「台東出品、品質保證」的價值。
雖中央在國際檢疫及關稅談判上作為有限,但縣府沒有被動等待,選擇主動出擊,透過標準化品質精進措施,讓鳳梨釋迦重回中國外銷市場,展現「在困境中開路」的執行力。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說明,民國113年因颱風康芮侵襲,導致全年鳳梨釋迦產量降至約6900公噸,其中外銷量約4700公噸;隨著今年產量有機會回升至9000公噸,外銷量有望突破6300公噸,展現台東鳳梨釋迦外銷持續升級強大潛力。
為改善鳳梨釋迦常年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風險,近年積極布局其他外銷市場,不僅開拓新加坡48間NTUC通路、113年產季更銷售1萬4736公斤,縣府持續參與日本東京食品展,推廣截切果、果丁等加工品,讓台東鳳梨釋迦不再受制單一市場,而是邁向多元國際舞台。
農業處指出,為確保外銷品質,縣府自111年起即與國立台東大學展開合作,推動「台東鳳梨釋迦輸往大陸品質管理規範」,建立從採收、清潔、分級到出口的標準化流程;透過從業人員訓練與場域改善輔導,台東鳳梨釋迦品質與安全皆大幅提升,奠定了外銷市場厚實基礎。
農業處表示,不僅外銷市場,縣府更在暫停出口的第一時間即啟動內銷配套,積極與國內通路合作,現已將鳳梨釋迦上架全聯1198家、家樂福245家門市,2個通路113年產季銷售量合計突破12萬公斤,並結合各縣市展售行銷活動,讓國內消費者支持優質農產品,形成「內外雙引擎」銷售模式。
另一方面,114年縣府成功推動鳳梨釋迦進入北京山姆會員店銷售,正式站上陸方國際大型零售通路舞台,同時導入精品化行銷策略,從論箱賣變逐粒賣,展現台東鳳梨釋迦高品質價值,讓世界看見台東農業的精緻與實力;今年縣府更編列新台幣320萬元,補助3家獲「特優」評鑑的包裝廠導入自動化清潔設備,不僅提升效率與品質,更推動智慧農業升級,強化外銷競爭力。
縣府表示,外銷量能逐步擴大,是農民共同努力成果,未來將持續推動農產精品化、內外銷並進,協助農民在國內外市場展現實力,讓更多農民受惠。(編輯:陳仁華)1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