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六都房市進冷凍庫 金管會放水恐救不回
在「房貸緊縮」下,房市面臨急速凍結的慘況。根據六都8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統計,較7月份衰減11.6%,其中僅台中市微幅成長2.3%,其餘五都均呈「負成長」,又以桃園市月減20.6%最多,今(2025)年以來六都交易量續創8年來「最冷」。房仲業者指出,關稅變數與資金環境緊俏持續干擾房市,整體市場依舊偏向觀望。
六都政府今(9/1)日公布8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總計1萬6,663棟,與7月份相比下降11.6%,更比去(2024)年同期大減32.1%。僅台中市移轉量月成長2.3%,其餘都呈現衰退態勢,當中以桃園市、台北市與新北市最慘,分別下滑20.6%、17.8%與15.2%。
進一步統計今年1月至8月六大都會區的移轉棟數,整體成交量為13萬5,721棟,年降27.6%,以高雄市下滑34.5%最多,其次依序為台南市的32.3%、新北市的30.3%、台北市的26%、台中市的24.9%與桃園市的18.9%,總移轉量為8年來最冷,新北市、高雄市更寫下近9年新低紀錄。
台中市移轉數較7月份上揚的主因,為海線城鎮的交屋潮,沙鹿區與梧棲區合計月增166棟,尤其是梧棲區單月移轉350棟,創下統計以來的單月第3大量紀錄,加上南區、東區各有指標案完工,月增超過百棟,促使台中市8月房市表現一枝獨秀。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關稅政策正式落地,但談判尚未完全定案,不確定性仍高,未來經濟成長動能面臨挑戰,也牽動內需市場與房市買氣。然而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與銀行授信趨嚴,市場資金壓力並未減輕,購屋族在資金籌備上陷於窘境,市場氛圍依然偏向觀望,即使部分屋主願意降價求售,但整體成長空間還是有限。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提到,貸款困難的嚴重程度已經引發中央重視,金管會出面邀集公股行庫「喝咖啡」,商討疏通放款水量的可能性。但是央行對降低不動產授信風險仍有相當程度的堅持,即便後續調整管制政策,可能不會大動作鬆綁,難以扭轉房市量縮趨勢。
2025年8月六都建物移轉棟數變化,如下表: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