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尷尬!美國移民官逮捕現代汽車廠300名韓國工人 南韓總統李在明宣布包機接回

信傳媒

更新於 09月08日02:39 • 發布於 09月08日02:35 • 邱立玲
南韓總統李在明的發言人周日宣布:「釋放被拘留工人的談判已經結束。一旦程序完成,包機將出發接回我國公民。」(圖片來源/ICE官網影片截圖)

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9月4日突襲現代汽車與LG新能源合資的喬治亞州電池工廠,在執行司法搜查令時逮捕475人,其中300人韓國公民,因為該工廠涉嫌非法僱用移工,ICE進行刑事調查。

3天之後,南韓總統李在明辦公室 周日(7日)宣布,在現代汽車喬治亞州一家工廠遭大規模移民突襲,被拘留的韓國工人將乘坐首爾政府的包機返回南韓。

首爾包機將出發接回韓國公民

綜合《NBC》與《BBC》報導,李在明總統的發言人周日宣布:「釋放被拘留工人的談判已經結束。一旦程序完成,包機將出發接回我國公民,我國將推進審查和改進赴美人員居留身份和簽證制度的辦法。」

這一起事件導致世界第大經濟體南韓與美國之間關係緊張,美國官員尚未立即發表評論。

作為川普政府不斷升級的移民打擊行動的一部分,這次美國移民官突襲是國土安全部史上規模最大的單一地點執法行動。

上周四,國土安全調查局(HSI)、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其他聯邦機構的眾多探員抵達位於艾拉貝爾鎮(Ellabell)的工地,現代汽車和電池公司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的工人在工廠旁聯合建造電動汽車工廠。

LG Energy Solution上周六表示,47名員工被拘留,其中46人為韓國公民。該公司還說,另有250名「設備合作夥伴公司」的員工也被拘留,其中大多數是韓國公民。

川普上任後最大規模的突襲行動

目睹喬治亞州汽車工廠大規模移民行動的韓國工人向《BBC》講述,聯邦探員突襲現場並逮捕數百人時,現場一片恐慌和混亂。

約400名州和聯邦探員聚集在工廠大樓外,命令工人在裡面排隊站好。

這位匿名的韓國男子當時正在一家現代汽車和LG能源合資經營的工廠工作,ICE探員突襲工廠,逮捕475人,其中一些人被戴上銬帶走。

隨著突襲行動的消息傳開,這名男子表示,這是川普總統重返白宮以來規模最大的突襲行動。驚慌失措的家屬試圖聯絡這些工人。「他們被拘留了,把所有手機都留在辦公室裡。他們接到電話,但我們無法接聽,因為辦公室鎖著。」他說。

美國官員聲稱,一些工人試圖逃跑,其中幾人跳進附近的污水池,他們根據國籍和簽證狀態被分成幾組,然後接受處理並被裝上多輛客車。

韓員工對移民局的行動震驚但不意外

約400名州和聯邦探員聚集在這座耗資76億美元的龐大工廠大樓外,該工廠距離薩凡納市約半小時車程,周四上午10點30分左右大批探員進入現場。

這座佔地3000英畝的工廠去年開業,工人在那裡組裝電動車,移民官員持續調查園區內正在興建的電動車電池廠涉嫌非法僱用行為。

韓國員工表示,他對移民局的行動感到「震驚,但並不意外,被拘留的絕大多數員工是在工地安裝生產線的機械師,受僱於一家承包商,少數被捕者是從首爾總部派來美國,正在接受培訓。」

他認為幾乎所有工地的工人都擁有在美國居留的合法權利,但是他們持有的簽證類型不對,或者他們的工作簽證已經過期。

這次突襲發生在川普和李在明的白宮峰會僅11天後,當時南韓公司承諾向美國投資1,500億美元。今年7月,首爾承諾向美國計畫追加投資3,500億美元,以降低川普威脅的高關稅,川普後來將南韓關稅設定為15%。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日本關東「破紀錄暴雨」狂炸! 鄭明典曝原因:應該是回不去了

CTWANT
02

繼承所有遺產!21歲男「擁6間房、3千萬」陷憂鬱 原因惹心疼

TVBS
03

第二個委內瑞拉浮現! 要動武了? 海格塞斯親上前線喊話美軍 : 「這次不是訓練」….

新頭殼
04

迪士尼沾血!美2歲童遭鱷魚「拖入水中」16小時 溺斃夢幻樂園

TVBS
05

12歲女童「媽陪搭火車」遭2度性侵!警揭畫面炸裂出手:認識他嗎

民視新聞網
06

丈夫被Tyler Robinson殺死!柯克遺孀發聲了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