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神秘加速!專家揭「失控變快」恐引發:這災難
國際中心/巫旻璇報導
地球的自轉速度正悄悄加快!一般來說,地球需要24小時,也就是86,400秒,完成一次完整自轉。然而,自2020年起,觀測數據顯示日長開始縮短,創下多次紀錄。比如2024年7月5日那天,自轉一圈比標準快了1.66毫秒,而今年7月9日、22日與8月5日,也都比24小時少了1.3至1.51毫秒。專家推測,如果這種趨勢持續,最快到2029年,人類可能得首次進行「負閏秒」的調整,在國際標準時間裡扣掉一秒,以彌補與原子鐘的差異。
英國《每日郵報》7日報導,美國作家亞歷克斯.福斯特(Alex Foster)最新出版的小說《圓周運動》(Circular Motion),恰好與這項現象不謀而合,引發不少討論。書中描述一個逐漸失控的地球:故事一開始一天只有23小時,隨後愈轉愈快,到最後竟僅剩短短2小時。太陽快速升起、落下,地球就像超速旋轉的陀螺,重力無法再維持原有的平衡。小說主線則圍繞在兩名角色之間,他們在崩解的世界中尋找愛情與歸屬感。
若小說裡的場景真的在現實出現,後果不堪設想。專家警告,當自轉速度失控,強大的「離心力」將抵消地心引力,地表萬物可能像旋轉木馬上的吊椅般被甩離,甚至飛入太空。海洋會在赤道一帶積聚,使低緯度地區被水淹沒,而極區則因離心力較小而水位下降,掀起毀滅性的洪水與海嘯。同時,板塊移動也會加快,地殼壓力增加,可能引發連串強震。
NASA 天文學家史登.奧登瓦爾德(Sten Odenwald)博士也指出,這將使全球氣候更加狂暴。隨著自轉加速,科氏效應(Coriolis Effect)變得更強,颱風旋轉更猛烈、能量更驚人,對人類社會構成重大威脅。除此之外,人類的生理時鐘會被打亂,導致身心健康問題;許多環繞地球的衛星也會偏離軌道,進而影響通訊、網路與廣播。
不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地球物理學教授鄧肯.阿格紐(Duncan Agnew)則強調,小說中極端的狀況幾乎不可能在現實發生,稱這樣的假設「極不合理」。他解釋,雖然近幾年觀測到自轉略有加快,但若以更長時間尺度來看,地球自轉其實一直在逐步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