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花農最大靠山,田尾農會當賣花CEO,包套賣花,企業、學生、媽祖進香都成市場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4月28日13:16 • 發布於 04月28日04:49 • 上下游新聞

彰化田尾是台灣最重要的花卉之鄉,從康乃馨、菊花、洋桔梗到多肉植物,這裡是全台花卉最重要的產地集散地,數千戶的花農在此安居樂業。要維持花都競爭力不斷,除了花農們勤奮創新,田尾農會也扮演重要支柱。

尤其康乃馨集中於母親節檔期銷售,必需在極短時間做出最大銷售,農會直接加入戰場,找市場接單賣花,分攤流入拍賣市場花量,在旺季時則擴展多元市場,成為花農最大靠山。

身處花卉重鎮,田尾農會全員始終把「當花農靠山」作為己任,時刻替田尾花卉產業付出。(攝影/孫維揚)

協助銷售康乃馨,從帳單找初期客戶

「花卉」是養育多數田尾人的根基,田尾農會總幹事吳政憲說明,相傳 100 多年前,出身田尾的巫修齊,從中國南方帶回苗木枝條和種子回鄉栽種,因田尾氣候溫和、全年不熱不寒又水源豐沛,從此開啟花卉產業。

吳政憲是田尾子弟,也是農三代,爺爺在農會任職、父親是菜農,他原本在外工作,後來也返鄉進入田尾農會服務,由基層約聘人員直到成為總幹事,可說一生都是「賣花郎」。但田尾有全國最大的產地花卉拍賣市場,為何還需要農會賣花?

吳政憲表示,田尾是康乃馨生產重鎮,而也面臨進口康乃馨競爭、還要設法在母親節前銷出,以免節日後花農收益銳減。過往花農都將康乃馨送花卉批發市場,不易加強行銷與建立市場區隔性,瞬間過量花卉湧入,也會讓拍賣價格下跌,因此農會開拓康乃馨直銷管道,協助花農銷售。

田尾是國內康乃馨生產重鎮,花農在母親節前總要跟時間賽跑,趁過節時銷售康乃馨。(攝影/孫維揚)

農會組「包花小組」,力求最新鮮到貨

農會展銷康乃馨並非直接轉賣這麼輕鬆,吳政憲分析,國產康乃馨售價比進口貨高,常溫配送、裸賣無法凸顯價值,農會找產銷班契作,並要求鮮花達到 4 個待放花苞、花枝硬挺等高品質才會收購。接著員工組成「包花小組」,包裝康乃馨花束後,以冷藏櫃低溫儲放與配送,保證客戶收到狀態最佳的花。

「草創期真的很辛苦」,田尾鄉農會推廣部主任詹淑儀透露,最初農會有想法卻苦無訂單,是她蒐集大家的銀行帳單與廣告信件,回撥給公司一通一通詢問訂單。

訂單收到後,農會還要精算收花、包裝與出貨時間,才不會特定環節閒置,花朵鮮度降低。因為多數訂單集中在母親節前兩週,農會員工往往到 5 月就要連日、連夜加班趕工應付訂單。

田尾農會向合作花農收購優質康乃馨,轉售給訂購客戶,藉以穩定康乃馨產銷。(攝影/孫維揚)

破萬支訂單成主顧,以花代香突破市場

辛苦打下的直售通路,的確穩住田尾康乃馨產業,詹淑儀分享,農會後來經常是收到數萬支花束訂單,不乏有聯邦銀行等大型公司是長年客戶,「真的很有成就」。農會至今也擴增銷售量能到至少 20 萬支花,超額訂單則是轉介給合作產銷班,把所有客戶都留給田尾花農。

田尾花卉產銷班班員王順利多年栽培康乃馨與菊花,他指出過往花農全部把花送至花卉市場,就可能碰到收益劇烈波動。田尾農會行銷康乃馨後,增加銷售管道,能保障品質較佳的花能以較好收益售出,促進花農做好田間栽培,也分攤流入拍賣市場花量,賣壓不會太過沈重。

田尾花卉產銷班第 11 班長李明營也說,早期田尾康乃馨淹沒在進口貨中,無法有穩定銷路,田尾農會銷售康乃馨多年,還漸進新增年度記者會、媽祖遶境送花等,都是自願且長期支持田尾康乃馨銷售,「對花農幫助真的很大。」

疫情封鎖市場,分送學校、醫院維持賞花習慣

原本順遂的花卉銷售,在前幾年的新冠疫情受到海嘯衝擊,為了應對危機,農會設計花材組合包,讓學生自組漂亮花束帶回家,穩定銷花市場也推廣用花教育。送花範疇更擴及到醫院、車站廣場等公共場域,從醫護人士到外出放風的大眾,能用花紓解疫情間鬱悶心情。

吳政憲提及,疫情期間也蹦出許多行銷火花,像當時康乃馨銷量下降,只能在田間盛開無法銷售,農會就與花農合作,鼓勵大家到田尾,維持社交距離時又能賞花,結果旅遊客不減反增,「便當店外帶量比非疫情期間多!」

這項意外收穫,讓農會在疫情後持續舉辦活動,以切花與盆栽作為主體,把農會倉庫作為花藝造景園區,並召集田尾各路好手,甚至是菜農、果農前來擺攤,將田尾豐富多元的農業特色呈現給觀光客。

菊花亦是田尾重要花卉。(攝影/孫維揚)

觀察農民真實需求,找專家與花農推廣新知

要能穩定銷售,生產端的品質與創新也非常重要,從健康種苗、增加耐氣候變遷的品種、調整管理模式等,農會也尋求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種苗改良繁殖場合作,一方面把舊品種種苗去病毒、另一方面推廣較耐熱、適應台灣環境的新品種,讓花農擁有很多因應對策。

花卉產銷班第 7 班長邱家隆表示,花卉採購預冷、保鮮處理都很重要,也需要不斷試種、試賣新品種,他與田尾農會合作,將自身經驗與其他花農分享,讓田尾可以打團體戰。

吳政憲(左)與邱家隆(右)經常交流,共同推動田尾花卉產業進步。(攝影/孫維揚)

穩定的花卉產業,讓不少「花二代」返鄉接手,協助青農也成了農會的重點工作,例如多肉好好買負責人施秉良,就返鄉量產多肉植物,農會主動幫忙溫室等設施補助申請,也將外賓導入他的多肉園區,增加人氣。

謝丞傑與匡易是香久園主要負責人,鑽研長壽花、矮牽牛等草本盆花育種,提及青農初期務農往往沒有人脈、資源,幸好農會積極協助,包含設施補助、參與專家座談、接觸外賓與媒體等,「他們真的很給力。」

施秉良受身為花二代,返鄉產銷多肉植物過程受到農會不少幫助。(攝影/孫維揚)

保持花卉競爭力,爭取遊客直接採購

吳政憲強調,花卉市場挑戰隨時出現,像近日美國加徵台灣農產品關稅,若影響蝴蝶蘭出口,就可能間接讓國內花卉產銷洗牌,維持田尾花卉競爭力是重大課題。

吳政憲認為,田尾現在不但要穩定花卉生產品質,也更要強化地產地銷優勢,設法把田尾打造成旅遊熱區,遊客願意頻繁到產地旅遊,更能直接採購國產花卉,「休閒農業有很大進步空間」,未來會以農會的力量,把更多花農匯聚,把花之鄉名號深植大眾心中,讓美麗花景歷久不衰。

香久園(右一、右二)和田尾農會合作關係密切,認為農會是年輕花農很大的靠山。(攝影/孫維揚)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明起連3天天氣不穩「週日最糟」! 南海熱帶擾動恐升級熱帶低壓

自由電子報
02

高雄漢來雙人房520元標錯價 Agoda認訂單有效

中央通訊社
03

亞馬遜雨林為何沒雨了,科學家找到答案

科技新報
04

北市高中教師「課堂播九三閱兵」 學生反感竟被嗆「不喜歡出去」

太報
05

最高1千萬!6張中獎發票沒人領「消費明細曝光」 今天錯過就充公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