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鄭麗文的大嘴巴VS.賴清德的鳥肚雞腸
鄭麗文不愧是「非典型國民黨主席」,競選時讓奄奄一席的黨主席選舉火花四射,當選後,從「普京不是獨裁者」,到「台灣不是ATM」,開口就是話題,儘管民調反感度高於好感度,問題不大,因為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的反感度比鄭還高,而執政黨主席賴清德總統即使聲望止跌,不信任度還是超過信任度,一言以蔽之,台灣民意對政治、政黨、政客,基本還是處於疏離、冷感乃至反感的「帝力(權力)與我有何哉」的狀態。
對比之下,能創造話題(幾乎成了唯一話題)的鄭麗文,讓乏味的政壇多幾分溫度,連民進黨人都不能不蹭她兩下,鄭麗文當選時,用小編文提出「兩個期盼一個提醒」,鄭麗文感慨「(賴清德)總統失了格局,是台灣的悲哀」,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竟反嗆,「她會繼續悲哀下去。」並質疑鄭麗文要先駡共產黨,才有「資格」談有沒有(民進黨的)賀電,更特別的是,徐國勇認為,「不把小編文當賀電,才奇怪。」
徐國勇眼中,小編等同黨主席;吳思瑤殺球,讓閣揆成笑柄?
徐國勇之言,正印證台灣政壇什麼邏輯都有,什麼言行都不奇怪;小編文當然不是「賀電」,除非徐國勇認為該黨主席(賴清德)的檔次與小編無二;為了鄭麗文,民進黨人「出格」還有立委吳思瑤,做為民進黨「前幹事長」,吳思瑤發言不是代表民進黨,也是代表民進黨團,卸任後的發言就有了模糊空間,既可以是「個別民進黨員」,也可以是「民進黨的風向」,讓人好奇的是,她在立法院質詢閣揆卓榮泰代表的是個人還是民進黨風向?重點是,她一質詢,不具政府職務的在野政黨主席鄭麗文的言說就進了「國會紀錄」,鄭麗文應該跟吳思瑤說謝謝。
吳思瑤為了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訪問,在主持記者設定情境下說出「普京不是獨裁者」,引發爭議;持平而論,曾為政論名嘴,鄭麗文不畏訪不畏問氣勢不凌人,但也從不、絕不肯示弱,不論是話趕話還是話搶話,「普京不是獨裁者」就是說錯了。錯了也就錯了,鄭麗文有別於國民黨歷任黨主席的正是她不怕錯,也有容錯空間;錯了無妨的原因還有一點,她不怕挨駡,而且知道什麼駡能挨,什麼駡不挨非得嗆回去,比方,普京到底是不是獨裁者?與台灣更干係真不大,換一個名字(比方習近平),她的處境都更尷尬也更難處理。
說了一句錯話,民進黨或側翼愛怎麼嘲諷,都是民進黨的事,但這個題目一旦搬進「國會殿堂」就是另一回事,做為在野政黨領袖,鄭麗文說「普京不是獨裁者」,當然錯了,但問題沒這麼大;做為台灣最高行政首長,卓揆說,「普京是獨裁者」,問題就大了,畢竟台俄兩國還互設代表處;雖然卓揆並未直接指明,而是以批評鄭麗文的方式述明,「如果認為他(普京)不是獨裁者,代表她(鄭麗文)有獨裁心態」,卓揆可能恍若未覺,動輒指摘他人有獨裁心態者,可能也落入「獨裁」思維。
做為資深國會議員,歷任黨團幹部,吳思瑤却連競選台北市長的底氣都無,不是因為現任市長蔣萬安太強,而是吳思瑤太弱,十年台北市議員、九年近十年立委資歷,都沒能養成吳思瑤的「首都格局」,只有兩種可能:一,她真的底子弱到二十年都成不了氣候;二,她聰明到只記得貼緊權力者,緊抱民進黨大腿,忘了議員要為市民服務、立委要為民意發聲,拍權力者的馬屁也罷,還要做球讓閣揆殺,殺對也罷,偏偏她只為民進黨做的球總是讓閣揆殺錯,更尷尬的是,行政院長殺錯球成為笑柄,都不明所以,無知無覺。
軍購案不准軍援案否決,已購軍武不交貨─國防預算編心酸的?
吳思瑤提醒鄭麗文,「不要站錯邊、不要挺錯人」,話說的不可謂錯,就是場合錯了,鄭麗文一句話說錯,民進黨愛怎麼酸都無妨,吳思瑤動員民進黨人個個臉書開駡也成,就是不必在國會殿堂做為自己質詢的題目,一,立委監督行政院,政黨立場不同,但在野政黨主席說了什麼話,終究不是立委「職權」所在;二,行政院長總理政務,從人到豬,地震到颱風,無所不管,也不能不答,就是不必管也管不到普京到底不是獨裁者,勉強能管的只有總統(轄管國防外交兩岸),但除非因為認為普京是獨裁者而要撤管處,否則管了也形同管不了;換言之,吳思瑤的質詢就是不得體的廢話。鄭麗文的錯話對比吳思瑤的廢話,哪個高明?
鄭麗文學運、民進黨出身,但她的「非典型」不僅如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形同她背上插了「五面紅旗」─中國認同(我是中國人)、九二共識、反台獨、求統一、刪減國防預算;然而,這五面旗子,反台獨、九二共識都是國民黨一貫主張,是不是中國人?有點尷尬,但絕大多數國民黨人就算講不出「我是中國人」,大概不至於說「我不是中國人」,求統一要看什麼前提、什麼進程的「統一」。
唯一能實質爭辯的就是國防預算,鄭麗文說「台灣不是ATM」有錯嗎?川普就任迄今沒批准任何軍售案、軍援案否決,台灣已經採購甚至交付款項的軍武延宕者百億到兩百億,不要講不准台灣買先進的F-35,連落後的F-16V一架都沒交機,就算台灣編出佔GDP十%的國防預算,美國肯賣F-35給台灣嗎?還是能與韓國類比也准許台灣自製核子潛艦?如果答案皆否,國防預算到底要花在哪?全台埋地雷?還是全部用在「台灣盾」?不論何者,政府都得清楚交代,而非「國防不可討論」。(推薦閱讀)風評:「天選之女」的誕生?
吳思瑤無知無覺,當她把在野政黨接受外媒訪問的「說法」(即使有誤),做為質詢自家閣揆的主題,意味話語權已然操諸鄭麗手中;而且,即使身為執政黨,民進黨似乎完全失去主導議題設定的企圖心,「黨主席」被「臉書小編」取代,聲稱要「朝野對話」的「總統」自我放棄團結國家的角色,有這麼雞腸鳥肚的執政黨主席兼總統,民意又豈會介意「大嘴巴」的在野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