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真實故事:德國「佛陀」如何大破兇殺案?

換日線

更新於 08月20日04:25 • 發布於 07月24日04:12 • 趙崇任/德意志人文觀察
真實故事:德國「佛陀」如何大破兇殺案?

上圖為德國傳奇警探根納特。Photo Credit:Wikipedia(上圖經 AI 後製而成)

德國是一個對犯罪創作格外著迷的國家,這裡不僅誕生了許多知名的犯罪小說家,如諾爾(Ingrid Noll)、費策克(Sebastian Fitzek)、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與林克(音譯,Charlotte Link),也有不少膾炙人口的犯罪影視作品,如熱映超過 50 年的長青影集《犯罪現場》(Tatort)。

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德國犯罪故事中,經常能看見一個歷史角色的身影 ──現象級的德國傳奇警探恩斯特.根納特(音譯,Ernst Gennat)。

柏林傳奇警探:根納特的崛起

根納特出生於柏林,青壯年時期親歷打亂歐洲秩序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動盪的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目睹了都市犯罪與社會不公的現實。他原本在柏林洪堡大學攻讀法律,1905 年決定休學投身警界,成為體制尚未成熟的刑事警察一員。自此展開了長達 30 多年的從警生涯,不僅成為德國當代刑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推手,影響力更遠播全球。

根納特的體重超過 100 公斤,被不少人稱為「胖子」(der Dicke)。他體型雖然龐大,行事卻比一般人還要沉著冷靜,因此也有人稱他為「佛陀」(Buddha)。

他的辦案方法結合分析、推理與對人性的觀察。不僅記憶力驚人能熟記案件的細節,還能從嫌犯的談吐、行為,與邏輯不連貫的說詞中發現線索。早在當時,他就運用了類似現代「心理側寫」的方式分析嫌疑人,並透過案件的重建推敲兇手的動機與背景。

雖然起初只經手普通的犯罪案件,但根納特很快就展現出優秀的辦案天賦,獲得長官青睞,而被拔擢至權力更大的調查與管理職位。1926 年,他創立了柏林「兇案組」(Mordkommission),成為其對德國刑事制度貢獻的代表作。

在他的規劃下,整個部門依案件類型可再細分為 9 個單位,這種精細分類不僅提升了警方辦案效率,也促使警員專業化。這個部門的成立,不僅是全德國(甚至可能是全歐洲)最早專門調查謀殺案的警察單位,也讓根納特成為德國首位專職調查兇案的警探。

根納特如何定義現代刑事調查?

「兇案組」成立後績效驚人,破案率一度超過 9 成,遠高於當時柏林其他犯罪類型的破案率。這背後的關鍵,無疑是根納特對制度化與鑑識科學的高度重視。

他提倡跨區資料整合,創建了全球第一個專門登錄謀殺案的「中央兇案資料庫」(Zentralkartei für Mordsachen)。這個資料庫詳細記錄了德國各地的暴力案件,包含自殺、他殺、縱火與可疑失蹤,並透過犯案手法、動機、現場特徵等分類索引,實現犯罪案件的跨城市調查。

在那個尚未有 DNA 鑑識技術的年代,根納特首創犯罪現場「封鎖」原則,要求鑑識人員未到場前,任何人不得移動現場的物品。為此,他還設計了一輛大名鼎鼎的「兇案車」(Mordwagen) ──由賓士協助改裝的移動偵查車,內部配有照相機、測量儀、燈光設備及指紋採集工具等,幾乎是一個行動實驗室,能即時記錄並保存現場細節,堪稱當時的創舉。

諸如此類的改革,不僅奠定了德國當代刑事制度與調查方法的雛形,也讓根納特在分析德國犯罪史上知名的「庫爾滕案」(Peter Kürten,又被稱作「杜塞道夫的吸血鬼」)時,首次提出了「連環殺手」(Serienmörder)的概念。

在這個案件中,兇手共犯下 9 次謀殺與 7 次意圖謀殺,兇器包含鐵鎚、剪刀、匕首,被害者橫跨男性、女性與孩童。根納特提出的「連環殺手」概念,後來在 1970 年代正處多事之秋的美國,被 FBI 探員雷斯勒(Robert Ressler)閱讀文獻時發現,並逐漸廣為流傳。

根納特的影響力與遺產

案件調查的過程中,根納特格外重視與新聞媒體的互動,也會主動向外界說明辦案進度,目的是為了喚起民眾的關注,以獲得更多有利線索。

此外,他也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接受電台採訪,讓刑事警察的形象逐漸進入德國大眾視野。隨著聲名遠播,不少國外的刑警與名人(如卓别林與英國作家華萊士)專程到柏林拜訪他,想向他學習或尋求靈感。

儘管 1933 年後,根納特刻意與納粹政權保持距離,卻未遭清算,顯示出他在專業領域的無可取代性。1935 年,他更被任命為「政府暨刑事顧問」及柏林刑事警察局的「局長常任代理人」,持續主持重案指揮,直到 1939 年因病過世,留下大量檔案、文獻及制度改革設計,成為後世刑事制度研究的重要依據。

無庸置疑,根納特是德國當代刑事偵查制度現代化的關鍵人物,他結合了人文思維與創新,並推動刑案調查的制度化與科學化。儘管有著驚人的破案率,他的重要性早已超越了帳面數據,體現於更深層的正義與社會價值中。也因此,如今在各式各樣的文化創作中(如德國影集《巴比倫柏林》),仍能看見根納特的身影,著實一點也不奇怪。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他的破案現場,誕生了「連環殺手」的概念:揭秘德國傳奇警探的一場現代化革命》,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電影如何改變法律?──再寫南韓 33 年懸案「華城連鎖殺人事件」
●韓國「犯罪側寫師」是個什麼樣的職業?──一窺韓國 30 年犯罪類型演變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敏迪獨家專欄】中日近年來最大外交衝突,雙方吵什麼,中國祭出哪些報復措施?

敏迪選讀Mindi World News
02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3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4

3萬分之1奇蹟!京都罕見白烏鴉曝光 百萬人朝聖

鏡週刊
05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鏡報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3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