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產學合作共創永續 合作專案累積近70件
日月光投控 (3711-TW)(ASX-US) 旗下日月光高雄廠秉持「以科技創新推動永續」的理念,持續透過產學合作深化環境治理,今 (6) 日於高雄展覽館 TASS 亞洲永續供應暨循環經濟會展論壇舉辦第 11 屆「環境技術研究成果發表會」,再度攜手成功大學與東海大學,聚焦水資源循環、塑膠廢棄物再利用、氣候變遷調適及碳捕捉等領域,展現企業以科研實踐永續的行動力。
日月光表示,在全球淨零浪潮與永續挑戰下,如何以科技與創新實踐綠色轉型,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課題。
自 2015 年推動以來,日月光高雄廠環境技術研究計畫已成為公司 ESG 推進的重要支柱,透過跨界合作、知識交流與實驗驗證,持續為企業環境管理注入創新能量與永續動能。今年的研究成果展現日月光以科技落實永續的實踐力,從智慧監測、水資源管理到碳循環技術,展現跨域創新的多元面向。
研究團隊運用人工智慧模型辨識放流水中微量物質,成功開發可應用於中水廠前端監測的 AI 水質篩檢系統,可提前預警異常水質,提升再生水穩定供應與製程安全;另有專案針對封裝製程塑膠廢棄物進行燃料化再利用 (SRF) 評估,驗證其熱值穩定與排放控制的可行性,為高能值廢棄物減碳再利用開啟新契機。
面對極端氣候的威脅,團隊結合氣候推估與淹水模擬,提出以數據為基礎的防災決策架構,協助企業提升氣候韌性;另針對鍋爐與焚化爐煙道氣排放,發展微藻固碳與化學吸收整合技術,以驗證碳捕捉效率及副產物再利用潛力,展現碳循環技術的應用實效。
日月光高雄廠處長顏俊明表示,環境技研已推動第十一年,其中合作學校有 15 間,將近 70 件的合作專案,永續發展不是口號,而是一場長期的實踐行動。透過環境技術研究專案的推動,日月光能不斷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具體實務,強化製程韌性與減碳效益,同時也與學界共同探索環境管理的新方向。
他進一步指出,此次專案更針對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深入研究,且面對全球供應鏈的低碳轉型趨勢,企業必須以科學數據為基礎,從源頭管理到技術創新全面布局,方能在永續競爭中占得先機。
日月光高雄廠已連續十一年推動環境技術研究,涵蓋能源、水資源、廢棄物及氣候韌性等面向,累積研究投入金額逾新台幣 8,000 萬元,專案成果均揭露於永續報告書資訊公開分享。未來,日月光將持續以產學合作為推動核心,深化低碳科技應用,實踐循環經濟理念,攜手供應鏈與社會各界共築永續未來,以行動實踐企業永續承諾。
更多鉅亨報導
•日月光先進封裝再進化 推AI增強平台IDE 2.0 大幅縮短設計週期
•〈熱門股〉日月光投控單周飆漲26% 躋身台股第8家市值兆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