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為何願意和南韓達成核潛艇協議? 近對付中俄、遠防止北韓取得俄國核潛技術
美國總統川普10月29日在南韓慶州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即使兩人沒有簽署最終貿易協定,但是川普爽快批准南韓在美國本土建造核子潛艇,媒體分析南韓希望擁有核潛艇,是為了對北韓、中國和俄羅斯等鄰國提高威懾力。
韓國總統李在明明確表示,建造核潛艇的目的是為了追蹤朝鮮和中共的潛艇。
美國軍事新聞網站《Naval News》報導,這些潛艇將在美國費城造船廠建造,該造船廠於2024年底被南韓軍工企業韓華集團收購,建造核潛艇象徵南韓潛艇發展方向的轉變,此前韓國的潛艇建造主要集中在常規動力潛艇。
南韓軍隊需要提高對鄰國的威懾
核潛艇協議源自於南韓政府和軍方20年來對核動力潛艦的渴望。此前,該網站曾報導,南韓建造核潛艇的動機源於日益增長的作戰需求,包括對續航能力的迫切需求,以及對北韓、中國和俄羅斯等鄰國的威懾。
目前,全球僅有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中國與印度在內的少數7個國家擁有核潛艇戰隊。
南韓只有三種常規動力潛艦,各有9艘在海軍服役。首爾自然也渴望擁有核潛艇,因為核動力潛艦有更長的續航力、發電能力、航速、更強隱身性能,都遠超傳統動力潛艦,將顯著提升國家的整體威懾能力。
然而,由於建造核潛艇的費城造船廠目前不具備建造核潛艇的能力,該船廠僅建造過商用艦艇,因此,韓華造船廠已額外投資50億美元用於現代化改造和準備工作。
10月30日,在國會國防委員會審計會議上,南韓海軍作戰司令姜東吉表示:「核動力潛艇項目的啟動日期尚未確定,但一旦啟動,將耗時10年以上,預計其排水量將超過5000噸。」
需要10年時間建造核潛艇
國防採購計畫管理局(DAPA)局長石鐘建也表示:「參考已開發國家的經驗,建造一艘核動力潛艇通常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如果我們整合自身能力,建造時間可能會有所縮短。
南韓國防部長安圭白在被問及計劃採購核動力潛艇的規模時回答說,已經通過與美國合作才能取得的核燃料是「最後一塊拼圖」,但強調南韓至少需要建造4艘核動力潛艦,才能維持有效防禦態勢。
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隨後發布一份報告,分析南韓為何希望與美國達成核潛艇協議的主要原因,以及此事對澳洲國防的影響。
上周四在APEC峰會上,李在明成功說服川普,不僅支持韓國的核潛艇計劃,還放棄美國數十年來對首爾將核能用於軍事用途的抵制,從而取得重大外交勝利。
這也讓澳洲更加擔心,川普可能否決AUKUS協議的澳洲核潛艦計畫及美國對澳洲核潛艦的支持,而這被視為前總統拜登任內留下的政治遺產,AUKUS為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
智庫:美韓協議不影響澳洲計畫
但是南韓與美國合作造核潛艦,主要原因是為了獲得美國核動力燃料以及得到華盛頓核准的政治合法性,這將凌駕於南韓與美國達成的限制首爾核燃料濃縮(僅在獲得美國許可且濃縮度低於20%)的協議以及首爾《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義務之上。
總體而言,美韓核潛艦協議似乎不可能對澳洲為獲得SSN(攻擊型核潛艇)服役而制定的AUKUS最佳路徑計劃造成重大影響。
此外,根據李在明提出的「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計劃(該計劃是韓國7月承諾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的更廣泛計劃的一部分),南韓向美國輸入技術員工和資本,可以緩解任何干擾。
儘管AUKUS協議並未受到根本威脅,但川普願意與「五眼聯盟」以外的盟友分享核動力這項核心技術,確實降低排他性。如果未來首爾繼續推進在南韓建造核潛艇,其速度很可能超過澳洲,因為南韓在核工程工業擁有先發優勢,擁有更多科技畢業生,國防工業規模更大,並且擁有活躍的潛艇建造基地。試想一下,如果南韓的核動力攻擊潛艇比阿德萊德的任何一艘都先下水,澳洲將會多麼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