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重創兩群島國 地球升溫1.5℃以內?失敗!
11月4日颱風海鷗重創菲律賓宿霧,10月28日颶風梅麗莎也在牙買加造成嚴重損害,兩地保守估計超過2百人死傷、近百萬人人無家可歸。暴雨洪災一再發生,其實是地球暖化失控的明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證實,將全球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的巴黎協定目標,已經破功。氣候變遷還侵蝕人類的食糧:日本北海道釀酒葡萄因高溫多雨產生病變,亞馬遜的巴西獨家超級農產品「巴西莓果」,也開始歉收。全球氣候峰會前夕,歐盟各國積極討論碳排限制,但美國總統川普堅持化石燃料優先政策,不派官方代表,繼續鐵了心不減碳。
家當都毀了,只剩愛犬在黑夜裡相伴,背後是被河水沖得亂漂堆高的汽車。2025年11月4日凌晨,颱風海鷗(Kalmaegi)登陸菲律賓中部宿霧(Cebu)省,最大陣風時速一度高達205公里。到11月5日為止,至少58人罹難,包括搜救軍機墜毀,6名軍人罹難。
宿霧民眾 帕塔霍:「我們當時真的很焦慮,因為雨下得越久,水就漲越高,甚至淹到了二樓的一半。」
18歲的帕塔霍最後與家人逃到屋頂,才保住小命。在海鷗颱風登陸前一天,宿霧週邊的降雨量就高達183毫米,高過月平均雨量,水位上升得非常快。宿霧省曼達維市(Mandaue)主要幹道變成泥水洩洪區。
宿霧民眾 小阿德藍:「大概凌晨5點左右,洪水開始上漲,我們在狂風暴雨中醒來,往窗外看,就看到水漲了,大約3.7公尺高。」
9月份菲律賓北部才經歷颱風重創,現在中部也滿目瘡痍。路透社報導:這是2025年襲擊菲律賓的第20個颱風。宿霧省塔里薩伊市(Talisay City)河岸住宅區整個被泥流削頂,宿霧當地媒體統計的罹難人數,高達92人。宿霧每日新聞(CDN)報導:2016年以來菲律賓政府投入約260億披索,相當4.4億美元的防洪治水經費,大部分是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Roa Duterte)任內花的,如今成效只能說讓人傻眼。
電線桿歪歪倒倒,電線纏繞成一大圈,宿霧省內多個城市依然停水斷電,道路不通。海鷗颱風繼續往越南前進,而隔著一個太平洋的島國牙買加(Jamaica),風災後一周還走不出窘境。
CNN主播:「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目前約有500萬人需要援助。」
10月28日五級颶風梅麗莎(Hurricane Melissa)登陸牙買加西南部,帶來破紀錄的時速295公里強風,53萬戶斷電,路透社報導:罹難人數至少50人以上,持續增加中,還有多人仍然失蹤。這是牙買加土地首次遭遇這麼強烈的颶風直接登陸,財損保守估計,是該國去年GDP的28%。
牙買加民眾:「我們來(河邊)拿點水,這是我們唯一能得到淡水的方法。」
到了晚上,城鎮一片漆黑,只有手機的手電筒和僅剩的一點髒水,陪伴災民過夜。
近年來在全球各地都能看到,颱風與颶風變得更強且攜帶更多水氣,降雨致災機率大增。聯合國環境規劃署(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11月4日表示,2015年巴黎協定的重要目標:將全球增溫幅度限制在攝氏1.5度內,顯已失敗。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哥本哈根氣候中心首席顧問 奧爾霍芙:「我們會看到的,不只是地球升溫超過攝氏1.5度,還是永久升溫幅度突破攝氏1.5度。」
而禍首之一就是川普無視氣候變遷的政策方向。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後,全球碳排會增加至少10億噸,加上各種化石燃料為重的新政策,光是美國排碳量就抵銷掉歐盟全體一年內努力減的碳。
日本北海道余市町(YOICHI, HOKKAIDO PREFECTURE),過去十年是新興起的釀酒葡萄黑皮諾(Pinot Noir)產區,但近幾年氣溫越來越熱,夏季更長、雨水更多,嚴重威脅此地的釀酒葡萄產業。
日本釀酒葡萄園主 廣津雄一:「如果在收穫前遇到暴雨的話,葡萄會裂果,更容易感染病害。」
而氣候暖化還導致亞馬遜雨林地區,雨季與乾季的氣溫和濕度差異更大,加上海水倒灌使土壤鹽分上升,巴西的國寶級作物之一巴西莓果(Açaí berry,學名 Euterpe oleracea),也面臨果串變小、油脂成分下降、收穫不穩的現象。這個在全球健康食品市場熱賣的超級食物(superfood),出口外銷幾乎養活巴西亞馬遜河口的帕拉州(PARA, BRAZIL)30多萬人。
巴西總統 魯拉:「我們必須讓世界了解亞馬遜河流域,讓人們親自踏足帕拉州。」
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11月3日特別造訪帕拉州的亞馬遜社區,魯拉特別強調巴西亞馬遜河流域的生物多樣性,與原住民社區,是雨林的無價之寶,希望在11月中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30)開議之前,展示地主國的豐饒與值得投資。但令人擔憂的是,儘管歐盟各國可能再次討論碳排限制的新目標,美國總統川普卻不會派任何官方代表參加,鐵了心繼續扮演排碳大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