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國文老師離職到加拿大捏壽司,是否搞錯了什麼?

換日線

更新於 04月09日08:23 • 發布於 03月24日08:31 • 希文樂見
國文老師離職到加拿大捏壽司,是否搞錯了什麼?

「哇,你是老師,怎麼會來這裡打工?」;「那你回台灣後,還會繼續當老師嗎?」每當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能微笑著說:「可能吧。」

不知不覺來到加拿大已過了數個月,我現在像進入生存遊戲的玩家,而且還是「地獄困難模式」。

現實條件來說,現在來加拿大打工度假並不是一個好選擇:以前的加拿大是個社會福利好且友善移民的大國,所以吸引許多外國移民;如今的加拿大外來人口過多,物價、房價高漲,失業率節節攀升,政府也不斷限縮移民條件。連很多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的人,也想回去了。

上述這些都不是新聞,早在 2020 年前後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加拿大的經濟狀況就越來越差了。我是在 2023 年抽到去加拿大的工簽,起初甚至有想要放棄的念頭,畢竟我在台灣是國文老師,去加拿大打工度假,對我的職涯發展沒什麼幫助。

只是,從過去以來就習慣「專注於單一目標」的我,逐漸感到厭倦。

決心「出走」,一開始其實是為了逃避

專注於一個目標的好處是穩定:每天持續精進自己,朝同個方向前進。但久而久之,也會錯過無數未知的風景,沒有多餘的心力去嘗試新事物,也很容易因為沒有達成(階段性)目標,就感到焦慮。

而我長期以來的目標:學校,對我來說越來越像一座高牆。看著教室內的學生們疲憊的眼神,我知道很多年輕的生命都失去了學習的原動力,每天被迫坐在狹窄的課桌椅間,機械性地完成作業──他們沒有時間體悟生活,我們卻要學生交出數百字的心得,以應付作文考試。

我心裡很想告訴他們:「孩子呀,學習其實是很有趣的!只是很多時候不會出現在課本裡,更多在生活中。」而我自己又何嘗不渴望從這個僵化的教學結構中抽離,給自己更多的自由和養分?

原本以為待在體制外的學校,可以找到自由。殊不知只是來到了另一座圍城──學生是比較自由了,老師卻更不自由,高層和家長的期待,全都壓在基層老師身上。

疲倦的我,只想出走,我承認我去打工度假的初衷不是因為勇敢,而是為了逃避。

「砍掉重練」的求職路

因為不愛多倫多、溫哥華等大城市的繁華,所以選擇了宜居的卡加利(Calgary)。在加拿大打工度假的日子一點也不輕鬆,但一切都讓我覺得新鮮又有趣。

為了找工作,每天上街 walk in,手上拿著數十張英文履歷,走進店家禮貌地詢問:「I am looking for a job, is there any vacancy now?」大部分投遞出去的履歷都沒有收到回覆,但為了生存下來,還是每天厚著臉皮上街。

因為沒有車,只能住在靠近捷運站的地方,加上預算有限,為租屋處跑了很多地方。雖然在加拿大的生活消費明顯降級,我在台灣也更容易找到工作,但以旅遊的新鮮感加上出走圍城的心態來面對生活,無論遭遇什麼似乎都可以欣然接受──上街 walk in 找工作的日子,我就當作在城市裡散步。10 月的卡加利還沒入冬,正是氣候溫和的時候,天空是廣闊而純淨的藍,沿街滿是金黃色的樹葉,從洛磯山脈流淌而下的 bow river 清澈見底,閃爍著銀鱗片般的光芒。

但走遍大街小巷,投遞出去的履歷幾乎全數石沉大海。少數有錄取的幾家不是距離太遙遠,就是老闆太過怪異──我遇過把培訓期當「員工福利」不支薪的,也遇過和我再三保證店裡服務的顧客都是石油大亨、上市公司老闆,小費十分豐厚,店裡的員工「工作半年就能在加拿大買車買房」的。這些工作都讓我心中警鈴大響,寧可錯失機會也別誤入火坑。

但深秋的卡加利越來越冷,戶頭的存款越燒越少,初來乍到時的新鮮有趣不再,我開始認真為生存問題擔憂。

「轉生」成為壽司職人

好在,持續不斷嘗試下,我終於幸運地在一間日本料理店找到工作。

「廚房的工作很辛苦喔,你可以嗎?」面試我的大主管也是位台灣人,這家集團旗下有好幾家分店。

雖然我沒做過廚房的工作,也知道餐飲業肯定都很辛苦,但還是堅定地點點頭。我可不想在天寒地凍的卡加利因為繳不起房租而流落街頭,悲傷地宣告生存遊戲挑戰失敗。

「認真工作,努力存錢,然後好好出去玩!」我在心裡宣誓。

因為我的身型纖瘦,膚色白淨,加上天生氣息弱的關係,說起話來輕輕柔柔,看起來一副十指不沾陽春水,兩肩不能提重物的模樣,再加上聽到我從前的職業是國文老師,給人一種「讀書人」的印象,聽到我要來廚房工作,很多人在第一時間都會露出詫異的臉。

不過我並不害怕,我可是扛著木頭桌子、雙人床墊,和室友一起徒步搬回家的女人,人家只是天生麗質,相貌較為嬌貴而已。

「那你是老師,應該很有耐心吧。」主管在說了一連串公司的規定後,忽然又問。我心裡想:「這什麼奇特的印象?」不過依然微笑點頭。

過了幾天,我被分配到壽司區,和我同期面試的男生則被分配去炸天婦羅,我想還是看在我一副柔弱的模樣,不忍心要我去提油桶炸蝦子。

餐廳大部分員工都是亞洲人,香港為最大宗,再來還有台灣、大陸、日本、韓國、菲律賓。雖然說中文的機會很多,但還是有不少得跟外國同事溝通的時候──我來這裡才發現,原來學英文不單純是為了和歐美人士溝通,在聽不懂對方母語的情況下,英文確實是最簡單的溝通工具。

所以,真的不要執著於英文「標不標準」。生活不是一場考試,難道和日本人、印度人用英文溝通的時候,你還要去質疑他們的英文不標準嗎?能傳達意思才是最重要的。

總而言之,在各國口音繚繞的異鄉廚房一隅,這雙過去總是拿筆、打鍵盤的手,現在開始洗米、洗鍋子、拿菜刀、捲壽司。

從「勞心」到「勞力」的體悟

在廚房工作是真的很辛苦,上班 8 小時,除了中間休息半小時外,沒有一時一刻是閒下來的,更完全沒有坐下來的機會。生意平淡的時候也得備料、清潔,否則忙的時候肯定來不及準備。我每天下班的時候,肩膀和腿部肌肉都挺痠痛。

但勞力型工作也有比勞心型工作單純的地方:每天到點下班,下班後就不再煩惱工作上的事情;不像過去當老師的時候,下班仍需回覆家長訊息,處理學生的諸多情況,額外花許多時間備課。

勞心型的工作,大多沒有一個「任務完成」的指標,面對學生的狀況,很多時候除了陪伴和等待,我們也無能為力。至於教學,好之外永遠有更好,永遠有新的點子可以挖掘, ㄧ不小心就會讓大腦一直處於工作狀態,不肯讓自己下班。

我現在每天都在琢磨與不同壽司的相處之道:鮭魚的內餡柔軟,需要輕輕地壓;鮪魚較為堅硬,可以稍微施加一點力道;炸蝦、炸魷魚體態強健,可以死命地按。

在捲握壽司的過程中忽然領悟到,原來世間的道理是相通的:對學生要因材施教,對壽司亦然。順著他們的本性與他們相處,彼此都能輕鬆自如。而專心做好一件事,在日復一日的過程中,也能體悟出豐富的層次。

不過無論是勞心還是勞力,都要記得休息,給身心恢復能量條的時間,才能走得長遠。

生存日記仍在繼續:讓自己重新開機

在這裡我第一次看見極光──而且不用去黃道鎮,走出家門口就能看見──我將手機調成長曝光模式,屏氣凝神十秒,一動也不敢動,只為了拍下黑夜裡的五彩斑斕。

也是在這裡第一次見到雪,比看見極光還興奮,我像個小孩子般衝出去又叫又跳。紛飛白雪落在楓紅色的葉子上,遠看像糖霜,近看才發現每一片雪花的形狀都不同,原來雪的結晶那麼美,有種纖細又脆弱的美感。伸出手好奇地觸摸,卻在指尖迅速融化,原來只能欣賞,不能擁有,不過已經很滿足了。

而在廚房工作最療癒的時刻,是有一次店裡居然撥放周杰倫的專輯,來自香港、台灣的同事都忍不住輕輕哼唱起來。

縱使異國的景色再美,還是會有想家的時候。

現在的我,就像進入生存遊戲的玩家,如果關卡沒有點挑戰性怎麼會好玩呢?如今過了幾個月,幸運的我有份工作,也找到符合預算又滿意的新家,算是暫時能夠在加拿大生存下來。

人生最終什麼也帶不走,但每段當下的體會都是真實的,現在的我很快樂,也很感謝當初「有勇氣逃避」的自己。

迷惘的時候不妨慢下來,不要給自己太多設限,盡可能地去吸收一切未知的事物,把自己從頭到腳更新一次,等到時來運轉的那天,也許就能找到出路。

也因為格外珍惜這段特別的旅程,所以我想更用心地生活,去愛、去觀察、去體會,並且記錄下來。

【延伸閱讀】

●打工度假該從哪裡開始?──過來人公開澳洲、加拿大兩大熱門國家生活體驗
●30 歲地理老師的 Gap Years :從加拿大、印尼再回台灣,讓我的「教室」變得更為寬廣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敏迪獨家專欄】中日近年來最大外交衝突,雙方吵什麼,中國祭出哪些報復措施?

敏迪選讀Mindi World News
02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3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4

3萬分之1奇蹟!京都罕見白烏鴉曝光 百萬人朝聖

鏡週刊
05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鏡報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2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