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美國優先」政策重創印度製造業 數百萬人生計受威脅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印度商品徵收50%高額關稅,衝擊印度「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戰略,恐重創服裝、紡織、珠寶及鋼鐵等主要出口產業,並危及數百萬工人的生計。
根據《CNN》的報導,白宮聲明,這項關稅一半是針對印度自俄羅斯購買石油的懲罰措施,另一半則是川普「美國優先」政策的一部分,旨在縮減美印之間高達457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印度總理莫迪自2014年推動的「印度製造」計畫,目標是將印度打造成全球製造業重鎮,為國內年輕勞動力創造就業機會。然而美國長期以來是印度最大出口市場,此次關稅衝擊對計畫構成重大挑戰。
以Orient Craft為例,該公司超過八成產品銷往美國,現已面臨訂單延宕與產能下滑。公司管理層預估,若情況持續,印度全國約2千萬名紡織工人恐陷失業風險。Orient Craft創辦人蘇迪爾丁格拉(Sudhir Dhingra)表示,「這比新冠疫情還嚴重,因為影響的是家庭生計。」
新德里智庫「全球貿易研究倡議組織」(GTRI)預測,美印間價值約54億美元的訂單可能暴跌六至九成。前貿易官員阿賈伊斯里瓦斯塔瓦指出,高關稅將使印度服裝在美國市場喪失競爭力,取而代之的可能是越南及中國。
印度西部城市蘇拉特是全球鑽石加工中心,僱用約500萬人,對國內生產總值貢獻約7%。業界人士警告,若美國需求下降,恐導致失業潮。印度寶石與珠寶出口促進委員會代表賈揚蒂拜薩瓦利亞表示,「美國市場任何波動,對印度鑽石業都是百分之百的衝擊。」
面對關稅衝擊,印度政府批評美方措施「不公平、不合理」,並強調不會為保出口而犧牲國內農民與中小產業利益。莫迪強調,他已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印度政府已宣布短期應對措施,包括暫停部分原料進口關稅、加速與其他市場談判,尋求出口多元化。然而對於依賴美國訂單的基層工人而言,前景仍不明朗。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強勁的內需與6%至7%的經濟成長率,或能緩和部分衝擊,避免出現系統性危機。但若貿易摩擦持續升級,恐在印美關係中留下長期裂痕。目前業界正密切關注雙方能否在短期內達成妥協,以避免數百萬家庭因失業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