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有錢人財富是全球前段班 低薪高工時 貧富差距擴大至66.9倍
台灣上班族Allen分享了生活中面臨的經濟壓力與家庭決策。這位40歲的總務部門員工與妻子達成共識,只生一個孩子,並與女兒坦誠討論過這個決定。Allen認為現今上班族薪資難以支撐中產階級生活,加上高房價、育兒與長照壓力,讓許多家庭喘不過氣。根據瑞銀集團報告,台灣人均財富高達917萬元,但財富分配極度不均,貧富差距從30年前的16.8倍擴大至66.9倍,顯示台灣社會已形成「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現象。
Allen在公司總務部門負責採購與維修工作,他與太太共同決定只生一個孩子,現在女兒已升上國中。他表示,他們曾與女兒坐下來討論過不生二胎的原因,包括可能分散對女兒的愛、生活品質下降、睡眠不足以及經濟壓力等因素。Allen強調,即使月薪達四、五萬元,扣除所有開銷後能自由運用的金額其實很少,連出去吃飯都需要精打細算。
除了育兒壓力外,Allen也提前為長照問題做準備。他看到上一代因照顧長輩而產生的兄弟姊妹感情裂痕,因此很早就與女兒討論未來照顧安排,表示若自己無法自理時希望直接進入安養院,不要影響女兒的未來發展,並已開始為長照費用儲蓄。
面對台灣嚴重的高齡少子化問題,人力銀行人力資源處資深協理江錦樺指出,企業應提供更友善的職場環境,例如彈性工時、托兒津貼甚至托老津貼,幫助員工平衡工作與家庭責任,避免員工因照顧需求而離職。
在高房價、通膨、低薪、育兒與長照等多重壓力下,台灣的中產階級已失去過去的經濟餘裕。根據瑞銀集團《2025全球財富報告》,台灣人均財富達31萬2千多美元(約新台幣917萬元),全球排名第15,且有近76萬位百萬美元富豪,但多數民眾仍感覺生活艱難。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解釋,這種矛盾現象主要源於房地產價格過高,以台北市為例,房價所得比約20倍,即使年收入200萬的家庭也需要20年才能購買一棟房子。此外,近年來社會與產業呈現M型化,高科技產業一枝獨秀,但傳統產業與服務業表現不佳。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台灣中產階級占比在30年間減少了8個百分點,僅剩30.37%,而貧富差距已擴大至66.9倍。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表示,從疫情開始,全球經濟環境、地緣政治、戰爭、疫情以及通膨等因素都在快速變化,這些變化都會影響每個人的工作,包括美國的關稅政策也會影響台灣重要產業。台灣社會已形成高科技產業員工薪資優渥,但多數產業仍處於低薪結構的兩極化現象,政府需思考如何減少貧富差距,維持社會穩定。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