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廠商減班 機械業最多
美國關稅與匯率升值衝擊,國內機械設備與工具機產業位於海嘯第一排,不少廠商做四休三或實施無薪假。根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最新統計,中部通報減班休息的廠商以機械設備製造業48家最多,金屬製品製造業22家次之,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14家緊追在後。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等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勞動部於8月13日正式公告「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並追溯自8月1日起適用,適用對象擴增至九大行業,薪資差額補助更提高至70%。
中彰投分署表示,美方對台灣20%「暫時性稅率」公布後,部分企業有提及訂單減少或不敢接單的情形,累計中彰投地區從4月3日以後迄今,中彰投轄區通報減班休息的廠商以機械設備製造業48家最多,金屬製品製造業22家次之,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14家再次之,其他各行業則為個位數。
而申請僱用安定措施共912人,其中,機械設備製造業最大宗,共594人,其次為金屬零件等製造業310人,橡膠製造業八人,其他均為個位數。中彰投分署鼓勵雇主,善用勞動部僱用安定措施,將員工續留企業內,共度難關。
此次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公告施行,自114年8月1日起至115年1月31日止,適用的行業別包括:食品及飼料製造業、紡織業、橡膠製品製造業、塑膠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九項行業別受僱勞工。
在此期間內,若雇主與勞工協商實施減班休息期間達30日以上,並向地方勞工主管機關列冊通報,可在實施滿30天的次日起90天內,向分署提出減班休息期間的薪資差額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