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耳鳴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 中醫診斷分4種型態辯證論治

NOW健康

更新於 10月20日06:39 • 發布於 10月20日03:00 • 楊芷晴 報導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耳鳴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之一,聲音可能如「嗡嗡」、「蟬鳴」、「流水」,安靜時特別明顯,甚至影響睡眠與情緒。徐瑋憶中醫師表示「耳為腎之竅」,耳鳴不只是耳部問題,而是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失衡的反映,常與腎、肝、脾三臟相關。

耳鳴是身體臟腑功能失調所致 中醫分4種型態辯證論治

中醫認為耳鳴是身體臟腑功能失調,導致「不通」或「不榮」所致,依症狀可分為4型,會根據耳鳴聲音大小、發作狀況及伴隨症狀等進行治療。

中醫論耳鳴類型1:腎虛型

常見於年長者、長期熬夜或體虛者。耳鳴聲低,如蟬鳴或流水,伴隨腰痠、膝軟、頭暈。治以補腎填精、養陰益氣,可用六味地黃丸或熟地、枸杞、山茱萸等藥。

▸飲食建議:多食黑芝麻、核桃、山藥、桑椹等補腎養血之品,要避免咖啡、酒精與辛辣刺激物。

中醫論耳鳴類型2:肝火上炎型

多見於情緒緊繃、壓力大的人。耳鳴聲大而急,如潮水或雷鳴,常伴頭痛、口苦、目赤、失眠。治宜清肝瀉火,可用龍膽瀉肝湯或配菊花、梔子、夏枯草等。

▸飲食建議:可飲綠豆湯、決明子茶、菊花茶以清火;避免燒烤、油炸、烈酒等助火食物。

中醫論耳鳴類型3:脾虛氣陷型

由久病或飲食不節所致。耳鳴時輕時重,疲倦時加劇,伴氣短、食慾差、面色蒼白。治以健脾益氣、升清提陽,可用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加減。

▸飲食建議:宜食山藥、小米粥、紅棗、桂圓、黃耆燉雞湯等健脾補氣;忌生冷與油膩。

中醫論耳鳴類型4:痰濁阻竅型

多因嗜食油膩,脾失運化所致。耳鳴伴頭重如裹、胸悶噁心、聽力下降。治宜化痰除濁,可用溫膽湯配半夏、陳皮、茯苓等。

▸飲食建議:多食白蘿蔔、冬瓜、薏仁、陳皮,有助利濕化痰;忌甜食、乳製品及炸物。

輕度耳鳴可按壓穴位改善 助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

徐瑋憶中醫師認為「氣行則血行」,適度按摩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對輕度耳鳴有助改善。常用穴位如下:

▸聽宮穴:耳珠前方張口凹陷處,能疏通耳竅。每日按壓1至2分鐘。

▸聽會穴:耳屏前,下頷骨關節處,按壓有酸脹感即可。

▸翳風穴:耳垂後方凹陷處,按壓可散風清熱、減輕耳悶。

▸太溪穴:內踝尖與跟腱連線中點,為補腎要穴,可配合熱敷。

▸百會穴:頭頂正中,可提氣醒腦,促進氣血上達。

▸足三里穴:膝下三寸,能補氣健脾,強身益氣。

日常可早晚以手掌輕拍耳前、耳後及頭頂各1分鐘,促進局部循環、預防耳鳴。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 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防耳鳴

徐瑋憶中醫師強調「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充盈則耳得濡養,若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耳鳴、頭暈、疲倦便易發。

▸飲食調節:進食宜七分飽,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與長時間空腹。忌冰飲、甜點、炸物,以免損傷脾陽。多食山藥、白扁豆、小米、南瓜、紅棗等健脾食材。

▸作息調整:建議在23點前入睡,避免熬夜以保腎精。

▸情緒調養:亦是關鍵因素。因「思則氣結、怒則氣上」,可多做深呼吸、冥想、散步,讓肝氣舒暢、氣血運行順暢。

▸運動調配:如太極、氣功、快走等,可促進氣血運化、改善代謝,對預防耳鳴尤為有益。

補氣健脾、調理氣血和清肝明目 中醫推薦2道養生茶飲

▸黃耆紅棗茶:黃耆5克、紅棗2枚,熱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至2次,可補氣健脾、改善氣血不足型耳鳴。

▸枸杞菊花茶:枸杞5克、菊花3朵,適合肝火旺者,能清肝明目、平穩情緒。

耳鳴雖非重病,但卻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若能從臟腑平衡、氣血調和著手,配合個人體質調理、飲食節制與穴位保健,便可逐步緩解。徐瑋憶中醫師指出,中醫講究「治未病」,只要持之以恆,耳鳴自然可遠離,讓生活重回「耳清心靜」。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近視是一種疾病!醫籲兒童近視及早控制 避免高度近視
▸啟動棕色脂肪代謝力 燃燒熱量、控制體重改善血糖血脂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