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挖掘紅茶無限可能,大葉多果香,小葉富花香,泡茶如挖礦,搭餐有美味密碼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8月31日15:40 • 發布於 08月24日13:03 • 上下游新聞

台灣紅茶滋味多元,有「大葉種」紅茶,例如帶著薄荷與肉桂氣息的「紅玉」,也有「小葉種」紅茶,例如金萱,花香馥郁清甜細膩。為致敬大葉種紅茶在台落地一百年,昨日專家匯聚「台灣紅茶風味論壇」,探索紅茶走入甜點、料理、調飲搭餐的潛力,以及台灣土地賦予紅茶的獨特靈魂。

台灣紅茶種類與滋味都多元,發展餐茶市場很具潛力。(攝影/孫維揚)

台灣紅茶以香氣為重,大葉、小葉香氣各有擅長

舉辦論壇的「讀味」團隊成員馮忠恬表示,大眾喝茶習以為常,但少有機會探索台灣茶的多元發展與價值,本次請專家針對茶葉生產、品評耙梳台灣紅茶發展脈絡,分享品種與沖泡造成的風味差異。

茶改場中部分場長黃正宗闡述,國際市場紅茶以大葉種為宗,強調茶湯艷紅、風味濃郁、收斂性強,台灣大葉種紅茶而非「重色、重味」,茶湯色澤較淡,且帶著獨有的薄荷、肉桂香氣,展現全球少有的芳香價值。

至於「小葉種紅茶」雖發展步伐較慢,但因清雅花香,近年受較多消費者喜愛。兩種紅茶都有各自擁護者,風味也沒有孰優孰劣。

黃正宗認為,大、小葉種紅茶各有風味特色與愛好者,大眾找到自己芳心的紅茶最重要。(攝影/孫維揚)

風味輪表達滋味:大葉種重果香、小葉種多花香

黃正宗描述,大葉種通常是果香為重、花香次之,重視綿長韻味,像紅玉,就是先有明顯龍眼果實與甜香,再呈現收斂感與薄荷氣息,花香味偏少。小葉種則有比較奔放的梔子、茉莉花香,隨之果香比較溫軟,花、果香重要性剛好對調,且風味變化速度較快。

黃正宗也提醒,光使用果香花香這樣的語言,還是太籠統,國人可透過紅茶風味輪,讓風味感受的語彙更豐富。例如當表達果香時,可用芭樂、梨子、青梅等敘述,花香則可用玫瑰、龍眼花、梔子等字眼,大家品茶時,能更具體說明、想像紅茶滋味。

除了風味輪外,品評紅茶時也會使用「澀」、「收斂性」等等語彙來表達,黃正宗解釋,若感覺吃下未熟水果果皮,整個口腔不適,多用「澀」感表述;但若是在舌尖感受口水分泌稍微減少,後續風味則充盈口舌,是良好的「收斂性」,也是大葉種紅茶追求的表現。

現場各環節都有提供與會者不同種茶,學習之餘還能享受品茶樂趣。(攝影/孫維揚)

瞭解茶之母─水質影響茶湯表現

沖煮時的用水也會決定茶的風味。馮忠恬說明,茶產業認為「水為茶之母」,大眾回家沖泡茶後,覺得滋味不佳,原因很常是水跟茶無法契合。「讀味」團隊成員顧瑋則說,水溫、萃取濃度、水質會讓茶湯表現不同,即使沖泡相同茶葉,也會呈現不一樣滋味。

該如何辨認水質?世界咖啡大賽沖煮賽選手御用調水師張珮綺介紹,水質可從水色、飲後感受等主觀品評,以及 TDS(總溶解固體量)、酸鹼度等數據分析,兩者互有關聯。像水中的碳酸氫根離子含量若高,將增加 TDS,並出現小蘇打的氣息;礦泉水 TDS 高,舌尖感受也會比純水厚重、濃稠。

張珮綺說明,水的 TDS 低,會促使茶葉裡小分子香氣物質相對能釋放,愈高,能展現更多大分子物質;沖茶水偏鹼性,不但令茶風味不會呈現太鮮明酸香,滋味與色澤都會比較深沉。

張珮綺在現場引導大眾品飲 TDS 分別為 0、40、60、150 的水,其中毫無離子的純水,幾乎沒有氣味,在舌尖觸感輕薄;TDS 為 150 的鹼性礦泉水恰巧相反,飲後鹹甜感比較明顯,水體具有滑感與微澀感。

顧瑋為紅茶論壇幕後推手。(攝影/孫維揚)

紅茶用水基準:配合品種、產區調整 TDS ,以免色香不足

茶改場北部分場長蘇彥碩形容,水在泡茶過程宛如挖礦工,水質代表「挖礦工具」與能力,茶用合宜的水沖煮,才能「挖」出怡人香氣。例如醱酵程度較輕的茶,其香氣物質分子量通常較小,沖煮水適用軟水,以免 TDS 過高,反而呈現不討喜味道,甚至破壞茶湯色澤。

而紅茶醱酵程度重,風味物質多是茶黃質、茶紅質等大分子物質。蘇彥碩說明,沖煮紅茶時,要使用礦泉水或山泉水等, TDS 稍高的水。若 TDS 過低,水中的離子會「挖不動」紅茶香氣物質,風味、香氣可能難萃取出來,茶湯顏色也會變淡,無法擁有良好光澤。

蘇彥碩表示,不同特色、產區的紅茶,合宜的水質、水源也不同。同樣是紅玉紅茶,產區在魚池,本身的香氣、收斂性比較奔放顯眼,用 TDS 約 30 的水,可修飾茶的香氣更爲柔順

但少數紅玉產自北區,因生產模式等,茶本身味道比較秀氣,不妨用市售礦泉水沖泡,TDS 水質 70 左右,能加強滋味湧現。另外,若是沖泡小葉種紅茶,通常也比較適合使用 TDS 稍高的水。

生活中有意識品紅茶,純茶、奶茶各有樂趣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表示,台灣有極佳的紅茶生產環境,且有豐厚製茶歷史、技術、且在保有東方品茶文化外,雜揉西方加奶、加料等飲用方式,在台灣飲用紅茶樂趣無窮。

葉怡蘭舉例,她在早晨多會沖煮奶茶,若以台灣紅茶為底,會選擇味道濃厚的紅玉、阿薩姆等大葉種碎型紅茶,滋味較飽滿;下午點心時段,則偏好阿里山紅茶等小葉種沖泡純茶,然後搭上風味相近甜點享用。

夏季時,她喜歡冷泡紅茶一段時間後冰藏,保有香氣又冰涼消暑;冬季則多熱沖香料奶茶。每季甚至每日,都可以享受不同風格的紅茶。

葉怡蘭並認為,台灣有多種紅茶,也自產豐富花、水果、香料,對比他國拼配茶、調配香料茶時,常仰賴進口它國茶葉或香料,台灣更有機會與底蘊,全用國產紅茶拼配、製作香料茶等調味茶時,彰顯豐饒物產的價值。

葉怡蘭(左)跟吳盈憲共同分享茶飲如何深入大眾生活以及搭餐。(攝影/孫維揚)

台灣餐茶潛力多,餐廳需累積侍茶知能

針對餐茶搭配,葉怡蘭表示,茶滋味比酒溫潤,多數餐廳侍者較少鑽研泡茶、侍茶,讓餐茶搭配尚未興盛,佐餐理論體系,以及正確侍茶方式都有待建立。但餐茶風味多元性不亞於酒,還能透過調飲增加豐富度,發展機會大。她就看過日本餐廳用蜜香烏龍配蜜汁叉燒、茶館用日本紅茶配起司蛋糕等成功實例。

葉怡蘭尤其覺得台灣值得耕耘餐茶搭配,不僅是茶選擇性多,可滿足不同料理搭配,還有除西方一餐配一茶外,豐富的中式、台式合菜用餐方式可以開發餐茶佐搭。台灣也因渾厚的手搖飲文化,產生比他國更突出的茶調飲技術跟表現。

餐酒館現身分享餐茶,紅茶配滷味滋味佳

Bar Mood 創辦人吳盈憲表示,餐茶與餐酒搭配邏輯類似,可先想像風味主軸,然後設法用素材去具體描繪、創造,但也要不斷修正組合。在本次論壇,他熬煮不同滷味,並嘗試搭配多種紅茶,讓滷汁與紅茶甜香能相乘。

經過篩選,最後紅茶以阿里山紅茶為代表,同時提供純茶,跟加入烏醋、梅子等的調飲,配上滷製豬耳朵、香菇、蓮藕跟義大利麵,來做紅茶搭餐的演繹。

吳盈憲舉例,阿里山紅茶的果香與回喉蜜香,可契合蓮藕的草本氣息跟清甜;調飲的甜、酸、澀跟豬耳朵的肉汁鮮甜,滷汁鹹味與辛香味融合,疊加滋味層次。這樣料理、茶飲兩者風味並存,又可互相結合,才是屬於合宜的餐茶搭配。

延伸閱讀:

誰能代表台灣紅茶外銷?紅玉熱情嫵媚 歐洲人也愛上她

台灣茶六大風味輪全部到齊!有效區隔中國、越南茶,細膩詞彙幫消費者找茶

三個愛米女子,讓你讀懂一粒米!日水風土各有科學,華山特展,讓農民、專家幫你選米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美食相關文章

01

咖啡拿鐵直逼買一送一!自備飲料杯省8元好咖日 辛拉麵可樂雪糕康康5週末優惠

景點家
02

藏壽司X樂事3款洋芋片創意料理開吃!500元抵用券加碼抽

景點家
03

爌肉飯評論出「淒美愛情故事」!4.7萬人全看哭

民視新聞網
04

板橋早午餐 炒泡麵、厚吐司、寵物友善空間一次滿足

民生頭條
05

朴寶劍最愛韓國沙拉SALADY來了!台灣首店試營運開幕情報必看

景點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