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重啟公投明登場 曾文生:不論結果為何 都應做安全體檢
核三重啟公投明天(23日)登場,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天(22日)上節目表示,考量公投主文前提是「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要如何保證安全性,會讓主管機關核安會很為難。他認為,不論公投結果,都應對核電廠做安全體檢,並向社會說明成本、代價後,由國人做價值選擇才有意義,目前預估一切順利下,核三約要2年時間才能完成自我檢查。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22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暢談核三重啟公投。他強調,沒有一項能源是完美的,在台灣,各種發電方式都會被抗議,支持者數落不同能源的缺點來支持自己的論點,由於台電的責任是將電發出來給大家用,這樣下去,最後什麼電都不要用,倒楣的是台電。
曾文生指出,此次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按照此文字,未來若公投通過,主管機關核安會將會很為難,因為反對者會挑戰要如何確保100%安全,社會恐爭論不休。
曾文生強調,公投若通過,台電對核三廠展開安全體檢無庸置疑,但他個人認為,不論公投結果爲何,都應支持台電對核電廠做體檢,將相關成本、代價向國人說明後,再來做價值選擇,才能免除爭論。他說:『(原音)我個人期待公投的結果不論怎麼樣,我覺得台電把安檢做出來,我如果每一種電,大家都只看它的缺點,所有的討論都在討論它的缺點,然後把供電的義務全部交給台電,這個事情對我們未來能源的發展跟能源轉型都不會有太大的幫助,所以我認為說,把這整個安檢做完,它可能會遇到什麼樣子的一些安全上面的工作需要補強,我們做了哪些工作來強化它,最後我們評估起來風險是怎麼樣,專家也能夠確定風險是如何,人民要不要接受?』
曾文生也提到,國外有案例,核電廠在延役準備的工作階段中,在設備更換、規劃過程發現不符成本效益,進而放棄的例子。
曾文生表示,核一廠過去曾花4年時間做延役評估,核安會審查7年未果;而核三已停機,要做評估需要尋求原廠的協助與合作,台電內部預期,若一切順利,自我檢查約要2年時間,甚至還能挑戰1年半內完成,但核電重啟還涉及外國同儕審查,這部分就難以預估時程。
曾文生指出,核一爐心燃料棒已陸續移至燃料池,一定時間內就會清空;核二室外乾貯設施現正動工興建,預計明年就可以開始將爐心內存放的用過燃料棒移出來;核三則是燃料池空間仍夠,爐心本就清空。他強調,待3座核電廠爐心全清空,就能快速釐清狀況,進而展開安檢。(編輯:許嘉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