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見!全球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價值超越美債 背後最大推手是它
美國財經媒體《Markets!com》報導,最近金融圈流傳的一張圖表顯示,全球各國央行持有黃金儲備的價值總和已經超過持有的美國公債價值總和。
這是史上首見的現象,引發金融界的廣泛關注。就連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里安(Mohamed El-Erian)也在人才仲介平台領英分享這張圖表,進一步激發投資人對這個主題的興趣,但這是否預示後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全球金融體系將發生根本轉變?
所謂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它在1944年於美國新罕布夏州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成立,並在1973年瓦解。
該體系的運作核心是美元與黃金掛鉤(每盎司黃金價值35美元),其他國家貨幣則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並且設立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來維持體系穩定。
黃金價格今年來飆升約4成
對此現象,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分析,全球各國央行與政府對於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經濟政策制定的擔憂,很自然與長期以來美國把美元武器化的擔憂串連在一起,確實有部分國家央行撤出美國公債,轉而持有黃金,但是否構成「拋棄美債」的事實,並非如此,而是金價今年來飆約4成,這才是黃金儲備價值首次超越美債的最根本原因。
這篇報導是由投資公司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s多元資產配置部門主管南格爾(Toby Nangle)撰寫。最初,南格爾對數據的可信度持懷疑態度,等到Satori Insight分析師Matt King未能認同該數據時,他的疑慮進一步加深,因此,南格爾決定進行徹底的調查。
國際貨幣基金(IMF)每一季都會對各國央行進行調查,然後發布一份名為《官方外匯存底的成分與占比》(COFER) 的報告。
最新報告顯示,在全球11.6兆美元的「外匯存底」當中,美元計價資產占6.7兆美元,相當於58%的占比,但這是否就是全部情況呢?當然不是。
外國央行持有3.9兆美元的美債
IMF的COFER報告指的是貨幣類別,而不是資產類別。因此,6.7兆美元的美元計價資產並不一定僅代表美國公債。
眾所周知,各國央行也持有大量機構債券和其他美元計價債券,除了以美元計價的貨幣黃金外,所有美元債券都在6.7兆美元的數字範圍內。
相較之下,美國財政部6月份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外國投資人持有9.1兆美元的美國公債和票據,其中約3.9兆美元由外國央行持有。
IMF公佈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數量,它還收集「包含黃金的總儲備」數據。即使以目前的市場黃金價格計算,也無法得出圖表顯示的「黃金儲備佔各國央行外匯存底的28%」的結論,但是可以推算出黃金儲備的占比為22%。
根據南格爾的計算,截至6月底,各國央行的黃金持有價值估計為3.86兆美元,仍低於外國官方組織持有的3.92兆美元的美國公債。
金價大漲,帶來巨大影響
然而,自6月底到9月初,金價累計上漲10.5%,今年來金價飆升38%,這種狂飆走勢造成央行黃金儲備價值超越美債,而非各國央行全面減持美債。
世界黃金協會(WGC)估計,各國央行仍持續購買黃金。即使沒有進一步購買黃金,僅憑金價上漲,央行持有的黃金價值就能大增至4.2兆美元。
他們無法確定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是否真的超過美國公債持有金額,需要等待10月17日美國財政部發布下一份TIC報告,才能確定。
但除非儲備管理機構在7月和8月增加2,000億美元美國公債,否則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價值很可能就已經超過持有美國公債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