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別讓心疼成為別人感情的重傷!從王子、粿粿事件掌握成熟大人的「社交分寸感」、「友誼界線」

Styletc

更新於 10月31日11:09 • 發布於 10月31日02:17 • 廖怡婷
(圖/取自 meigo.c IG)

近日台灣娛樂圈的最熱話題就是關於王子、粿粿與范姜三人間的感情風波,在輿論延燒下,王子火速發出的道歉聲明更讓網友們瞬間炸鍋,文中一方面強調自己「不是破壞別人家庭的人」,另一方面卻又承認「沒有拿捏好朋友的界線」,這種看似矛盾的說詞,精準地踩中了當代社交關係中最模糊、也最敏感的地雷——「與有另一半的朋友,界線到底在哪?」

(圖/取自 prince_pstar IG)

「我們只是朋友」這句話,常被用來當作解釋,卻也常是引發另一半不安的導火線。界線感不是要你疏離朋友,而是用更成熟、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同時尊重友情與別人的愛情。如何才能做得剛剛好,既不失去朋友,也不讓人非議,更不造成他人感情的困擾?這份「社交分寸感」是每個成熟大人都該學會的課題。

物理界線:避免「過度單獨」與「深夜聯繫」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避嫌」不是心虛,而是體貼。

盡量公開場合、群體行動:與非單身朋友的聚會,盡量約在公開場合,或者最好有其他朋友在場,不過也有很多人會找朋友來做掩護與掩人耳目,只能說方法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大家朋友要慎選。

避免私密空間獨處:刻意避免長時間單獨處於私密空間,例如對方的家中、車內,或是單獨出遊過夜。

劃清時間界線:過了晚上10點或11點的深夜時段,除非是緊急公事,否則盡量避免頻繁的私訊聊天。把夜晚的時間,留給他們與自己的伴侶。

避免過度肢體接觸:成熟的友情不需要靠過度的肢體接觸來表達。 保持禮貌的社交距離,避免像是勾肩、搭背、擁抱過久、觸摸頭部或手部,以及任何會讓人產生「情侶感」或超越友誼界線的舉動,比如把手放在異性大腿上。

(圖/取自 meigo.c IG)

情感界線:不做唯一、特殊的「靈魂伴侶」

朋友間的關心與支持是正常的,但必須有「尺度」。

避免抱怨對方伴侶:不要成為朋友抱怨自己另一半的「情緒垃圾桶」。當對方開始向你抱怨伴侶的不是時,你應該做的是提醒他去和伴侶溝通,畢竟解鈴還需繫鈴人。

守住情感依賴的紅線:你可以是他的好朋友,但不該是他「唯一能談心」或「比伴侶更懂我」的人。一旦友情發展出排他性的情感依賴,就已經跨越了危險的界線。

拒絕曖昧的暱稱與玩笑:成熟的友情,不需要用會讓人誤會的暱稱或「我養你啊」這類玩笑話來證明。

尊重界線:主動「透明化」讓伴侶安心

一個成熟的朋友,不會假裝對方的伴侶不存在,反而會主動尊重這段關係。自己也應該要尊重另一半,玩神秘、搞消失都是不太妥當的行為。

主動提及並尊重伴侶:在聊天中,可以主動詢問「某某某(對方的伴侶)最近還好嗎?」、「這件事你有跟某某某討論過嗎?」,這是在提醒彼此這段關係的存在。

互動保持坦蕩透明:如果因故需要單獨見面(例如談公事),事後可以大方地請朋友轉達:「我今天有跟你家某某某談事情喔!」透明,是消除猜忌的最好方式。

認識對方的伴侶:如果有機會,在群體聚會中認識對方的伴侶,並釋出善意,讓對方知道你是一個「安全、值得信賴的朋友」,而不是一個「威脅」。

(圖/取自 meigo.c IG)

社群界線:保持「公開得體」的互動

在現代,社群媒體是另一個容易引發爭議的戰場。

避免過度親密的留言:在對方的貼文下,保持得體的互動。避免使用過多愛心、曖昧不清的詞句、表情貼圖,或只有你們兩人才懂的笑話與幽默感。

謹慎發布合照:盡量避免發布「只有你們兩人」的親密合照,尤其是那些容易引人遐想的角度或場合,如果發布群體照,也盡量保持互動的平衡感。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娛樂相關文章

01

資深女星控國際影展黑箱 辛芷蕾被酸「影后沒含金量」本尊霸氣回擊

ETtoday星光雲
02

快訊/出庭僅作證?澎恰恰投資糾紛遭提告詐欺 現身北檢2小時:不關我的事

鏡週刊
03

郭富城零距離寵粉 來台開唱先嗑麻辣鍋 

CTWANT
04

42歲陳妍希回春「嫩如沈佳宜」!穿短裙現身驚豔全場 高馬尾+梨渦笑太殺

姊妹淘
05

《雙人枕頭》張錦華逝世享壽75歲 龍千玉忍悲公開死訊

自由電子報
06

藤岡靛13年婚姻告吹!現蹤台灣緊摟大咖天后 真實內幕曝光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