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 RWD 在 U-POWER 三重三和站充電實測:187kW 最高功率 ,27 分充到 80%
Tesla Model Y 煥新版是目前台灣市場上最熱門的純電新車,我們自己也買了一台 RWD 後驅單馬達版本作為公務車。對許多電動車新手而言,充電多是從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開始熟悉,但台灣第三方快充網路發展快速,除了能在地理位置上與超充互補,還經常有更便宜的費率,甚至更多空位可用。
這次我們特別選定了 U-POWER 最新開幕的三重三和站,位於 LEXUS 三重營業所正門口,以實際充電測試藉此驗證、也更熟悉這台採用 磷酸鐵鋰 (LFP) 電池的 Model Y RWD,在第三方快充站的充電特性與表現,是否會和特斯拉超充有所落差。
10%→80% 花費 27 分 20 秒,峰值功率達 187kW
本次測試從電池 10% 開始,至 80% 結束,充電時間總花費 27 分 20 秒,基本上這就和在特斯拉 V3 超充的花費時間一致,也是 Model Y RWD 的一貫水準。
- 最高峰值功率:187 kW
- 10%~30% 區間:多數時間維持約 180 kW
- 約 50% 後:功率開始自 100 kW 逐步降低
- 至 75% 時:仍維持約 70 kW
- 至 80% 時,充電功率下降至 57kW 並結束充電
根據測試,在 U-POWER 三重三和站,採用 LFP 電池的 Model Y RWD 也能達到與超充相近的充電速度,尤其在低電量段,確實依舊充分釋放車輛的快充能力,在高功率段的穩定度上令人驚艷。
高功率設備及 500A 液冷槍是關鍵
特斯拉 V3 超充一大特色就是優異的液冷散熱技術,而這次 Model Y RWD 在 U-POWER 三重三和站使用的 480 kW 高功率充電樁,也正是搭配 500A 液冷充電槍,才有辦法在 380V 車輛電壓架構之下,一樣透過液冷設計來降低導線溫度、長時間維持高功率,再透過高電流安培的輸出來實現 180kW 以上的穩定快充。
智慧動態功率分配,兩車同時快充不互搶
測試當天,現場有另一輛 Model 3 Performance 後來也進場充電,當時這輛車為低電量狀態,是最需要高功率充電的狀態。但當這輛 Model 3 Performance 插槍開始充電時,我們的 Model Y RWD 也並沒有被降速,因為此時 U-POWER 充電樁正進行智慧動態功率分配,已經依車輛需求自動由 480kW 總電力之下去供應合適的功率,因此兩車都能維持車輛允許的高功率輸出,互不影響。
U-POWER 三重三和站最新配置的 480kW 充電樁是以 80 kW 為分配單位,電量低或者需要充電快的車可以拿到更多單位,例如許多 800V 架構電車的 240kW 或者未來更快的 320kW。同時間,充電速度較慢或者電量已經較高、不需要多大功率的車輛,就只會使用一個單位,也就是只分掉 80kW 最高功率,而充電過程中,系統又會隨時因應車輛狀態去動態分配所需電力,才能實現冗於電力最小化、每一台車都充的快的結果。
U-POWER 三重三和站與國都汽車首發合作
本次實測所在的 U-POWER 三重三和站,位於國都汽車三重營業所正門口,此為 Lexus 與 Toyota 雙品牌旗艦據點。國都汽車選擇與 U-POWER 合作在營業所外部建置快充站,成為業界第一、也是唯一的車廠展示中心攜手第三方最高功率快充站的場域。
三重三和站是 U-POWER 在都會區插旗高功率快充的重要佈局之一,現場配置 3 座 480 kW 高功率充電樁,共 6 支液冷充電槍,提供 CCS1 與 CCS2 二種規格;雖然是與國都汽車的合作,但充電站乃服務所有品牌電動車,車主亦可在營業時間內入內享受 Lexus 三重營業所的休憩設施,尤其此站距離國道一號三重交流道僅 800 公尺,更與臺北橋、重陽大橋等交通節點緊鄰,是各路車主途經大台北的理想補電中繼點。
U-POWER 新北三重三和站:
- 全站總功率 480 kW
- CCS1 x 3 席
- CCS2 x 3 席
- 全面配置 500A 超高速液冷槍
- 會員充電時段費率:離峰 6.9 元/度、尖峰 13.5 元/度、假日 8.5 元/度
-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 83 號旁 (https://maps.app.goo.gl/za28zy1fCFXcvo8m7)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