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跑的是機器腿,累的是人腦:全球首屆人形機器人半馬賽登場,跌倒、爆炸、奪冠全紀錄!

旅讀

發布於 07月16日09:31 • 文_陳澤琪/ 旅讀 圖_中新社

槍聲一響,全球首屆人形機器人馬拉松開跑!22個參賽的機器人當中,僅6個完賽,其餘則是摔倒、腿斷、頭歪、臉斜,或如脫韁野馬原地狂轉,甚至當場爆炸,可謂賽況慘烈。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的天工機器人,隨著槍響,邁開38.5公分的大腳,風風火火出發了!然而在它身後的起點,卻很快變成了大型翻車現場。這一幕,就發生在4月19日的北京亦莊,全球首屆人形機器人馬拉松大賽的比賽現場。

這次參賽的人形機器人總計有21支隊伍,控制機器人賽跑的模式分成兩派,一派是以天工機器人為代表的超寬頻通訊組,全靠人類引導員發出信號的方式,引領機器人通過自動導航跟隨;另一派則由人類操控員在旁,直接拿遙控器對機器人即時遙控,或轉彎或加速。

由於這次比賽為全長21公里的半馬賽,沿途設置了機器人選手們的換電池補給站,最後贏得金牌的,就是起跑最快的天工機器人,歷時2小時40分,但是比起隔壁馬拉松賽道上人類跑者的1小時2分半,還差了一大截。

2025 年全球首屆人形機器人馬拉松冠軍──天工機器人。從一開跑,就一馬當先,而且穩定、均速地完成廿一公里半馬賽事。天工機器人最近甚至學會了平穩攀登高度不一的北京公園一百三十四級臺階。
在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旋風小子隊的矮小機器人「松延動力N2」獲亞軍。
北京亦莊舉行全民關注的人機共跑馬拉松,機器人沒事,陪跑的保姆工程師們反而都累壞了。這場馬拉松賽事是對人形機器人行走、奔跑、全身協同、具身智能等能力的最佳檢驗場景。

學習跑步第一步:別摔倒

機器人學跑步這件事,已經折騰全球無數聰明的工程師20多年。問題出在哪?難的不是邁開腿,而是難在讓機器人於連續運動中,能持續取得平衡和穩定,其實就是──別摔倒。

2004年,日本知名汽車製造商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HONDA),推出了世界第一個會跑的人形機器人ASMO,跑速只有每秒0.38公尺,實為人類慢走的速度。而ASMO之所以可以行走,全賴工程師們提前做好控制精確的程式設計,只要任一條件出現變化,ASMO就會跌個四仰八叉。

後續十幾年裡,機器人平衡控制雖持續進步,但仍無法徹底解決摔倒這個老問題。即使到了2021年,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公開了一條短影片,片中身高一百八的人形機器人Atlas,一路奔跑跳躍、翻越障礙,甚且結尾還來了個超級後空翻,整套動作行雲流水,彷彿人形機器人活了起來,震驚了全球,但Atlas的順暢動作,仍是工程師在背後精密計算和控制的結果。

工程師在Atlas的頭部安裝了光學雷達,能快速掃描一定範圍的空間,並生成3D地圖,然後通過演算法計算地圖中的地形,轉換切割成多個平面,再讓其計算接下來的行走路徑。通過計算,Atlas從預設的動作庫中挑選出對應的動作,比如跑步、跳躍等。也就是工程師提前根據動力學原理,先在電腦模擬器(虛擬世界)中搭建一個接近現實世界(有摩擦力、慣性等物理規律)的副本,然後通過程式控制碼,一遍遍試測Atlas機器人動作是否穩固,經過調整,讓Atlas機器人順暢地活動起來。也就是說,Atlas從未真正具備通用的平衡能力,只要環境改變、路徑改變,工程師就必須重新變更程式控制碼、重新生成動作軌跡、重新訓練。

火柴人與鴕鳥人都跑起來

這樣的科技,應用於2016年Google發展Transformer(自然語言學習)架構後開始改變,如AlphGo靠自學擊敗了世界棋王李世。後續生成式AI的出現,也打破以往數位資訊發展的傳統範式,改寫機器人的學習應用模式。

Google人工智慧研究「Deepmind」,曾將有頭、手、腳5個端點的火柴人,於其關節處設置能感知觸覺、速度和轉動的傳感測器,丟入虛擬健身房(MuJoCo模擬器),在不給程式指令的條件下,只設定了「向前有獎勵、摔倒和後退會受到懲罰」等簡單的遊戲規則,通過反覆試錯,試驗看看火柴人能否學會走路?

原本這些火柴人只會反覆摔倒、原地抽搐,然而慢慢地,它們也開始學會保持平衡,邁出小碎步,最後甚至健步如飛、繞過障礙物,完成深度強化學習的過程。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所屬機器人公司「Agility Robotic」則以神經網路模型自學走路的應用,訓練沒有頭與上半身的雙足鴕鳥型機器人「Cassie」。不像火柴人那樣從零起步,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套基礎動作範本,讓Cassie在此節奏基礎上優化動作細節,然後再投入到訓練過程裡,故意製造各種不確定性(如添加感知雜訊、改變地面摩擦力、擾亂重心等),讓Cassie提前習慣現實世界。

經過上億次的訓練,這套神經網路策略成功遷移到了真實的Cassie體內,不靠規則腳本,讓Cassie能自己學會走路。由於Cassie只有兩條腿,沒有頭也就沒有視覺和導航能力,若要跑步仍需人類遙控,所以尚未具備參加本次人形機器人馬拉松賽的資格。至今,人們所熟知的主流人形機器人,均採取穩妥的傳統控制策略,使得人形機器人若要學會跑步,仍是一項稀缺的技能。

機器人馬拉松,工程師也馬拉松

本次人形機器人比賽的第一名天工機器人,是對岸首家聚焦於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產品研發及應用生態建設的創新中心,由小米機器人、深圳優必選、北京京城機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等單位聯合組建,全力攻克人形機器人行業存在的各種工程問題。

這款純電動、身高163公分,體重43公斤,動作逼真流暢可奔跑的人形機器人,能夠快速處理信息,被賦予對環境的反應能力,乃至執行複雜任務時也能展現驚人的準確度。

相較各家機器人,天工機器人在馬拉松賽跑出一枝獨秀的成績,成功核心是其本體設計。設計團隊在硬體上做了大量細節的優化,包括天工比其他機器人來得腿長(步長)、規格輕量化(身輕如燕)、活動關節導熱優化(溫度上升慢於是機器故障率低),並且在腳底設計緩衝,減少關節模組和腳底板的磨損。

由此可知,機器人馬拉松的背後,其實是另一場工程師團隊比較戰鬥力的馬拉松。機器人躺平在地時,工程師們手忙腳亂找出問題;機器人開始跑動時,工程師們則是捏著拳頭為它打氣,或手裡拿著噴壺邊跑邊噴水,只為幫忙關節機件降溫。

人形機器人半馬比賽的場外特別熱鬧。人們見證全球首屆的人形機器人馬拉松賽事,也同時熱情為機器人和工程師團隊們加油打氣。

泛機器人時代 is coming

目前全球機器人市場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型:傳統應用,如汽車、電子、金屬加工等製造場景的工業機器人;用於物流(如自動搬運車AGV)、醫療(手術機器人)、安防、清潔等領域的專業服務型機器人;以及規模較小、但隨著AI輔助功能提升而展現巨大潛力的個人/家庭使用型機器人,如掃地機器人、陪伴型機器人、教育型機器人。

機器人產業的爆發除了市場需求驅動,核心的動力就來自於人工智慧(AI)、感測技術、機械運動控制、雲端運算等領域的創新,使得以往仰賴預編程式運作,只執行固定模式任務的機器人,開始具備了更強的環境感知、自主決策與適應能力。這些技術突破,正推動機器人從「剛性自動化」走向「柔性智能化」,擴大其應用範圍與商業價值。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World Robotics 2023〉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工業機器安裝累積存量已突破360萬台,在區域市場上,亞洲為全球工業機器人最主要的消費地,中國大陸更是全球機器人應用最大的市場,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佔全球50%。與此同時,在醫療照護、倉儲物流、餐飲、零售與教育等多個應用場景中,服務型機器人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北京亦莊的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比賽,不只創下歷史,見證此刻機器人發展的能與不能,更揭開一場深層次的產業與文化變革。隨著機器人技術與AI、5G、雲端、大數據深度融合,「泛機器人時代」正加速成形。機器人將不再只是工廠內的機械手臂,而是遍布城市、家庭、醫院、戰場與太空的智能載體,成為數位社會的基礎設施之一。面對這場全方位轉型浪潮,人類都必須重新思考競爭優勢與未來社會的共生秩序。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報告,中國大陸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資料顯示,2023 年對岸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達到27.6 萬臺,占全球新安裝量的51%。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跑進靈魂深處─台灣越野》2025年6月號 第160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剩湯倒哪?日飯店苦勸「別沖水槽或馬桶」 正確做法曝光

TVBS
02

樹林河濱公園山佳荷花池|新北新秘境!超美心形鏡面水池,打造環湖追荷小徑成都市中仙境美景!

銀髮一起玩
03

「荷」你相遇在山豬湖 夏日序曲悄然登場

台灣好新聞
04

大分魅力全覽|從古老神宮祈福儀式到HELLO KITTY夢幻機場,教你如何聰明玩轉日本九州!

旅讀
05

高雄KTV開打「包廂大戰」! 七家品牌搶進市場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中華旅遊〉台南搭火車 司馬庫斯2日遊

中華日報

台南和逸飯店暑假住房優惠專案!四人入住3999元暢玩500坪親子樂園

景點家

樹林河濱公園山佳荷花池|新北新秘境!超美心形鏡面水池,打造環湖追荷小徑成都市中仙境美景!

銀髮一起玩

夏日旅遊新選擇!宜蘭清水地熱試辦「早8晚6」延長營業時間

新頭殼

清境農場全台最大「高山電影院」開放報名!8/8、8/9每日限400人

新頭殼

吃泡麵剩湯倒哪?日飯店苦勸「別沖水槽或馬桶」 正確做法曝光

TVBS

台中新增借問站報你知 賞鳥鐵馬輕鬆GO!

宜蘭新聞網

離塵不離城,烏布雨林深處的奢華奇蹟,峇里島這家酒店讓你住進現實版阿凡達世界

旅讀

大分魅力全覽|從古老神宮祈福儀式到HELLO KITTY夢幻機場,教你如何聰明玩轉日本九州!

旅讀

超難訂的海鮮餐廳!花蓮欣欣麵館「隱藏版龍蝦鍋」海味爆棚

旅遊雲

買東西學永續生活!宜蘭烏石港六天市集好玩

宜蘭新聞網

清境農場變身高山電影院 限量免費400席開放報名

青年日報

暑假漫遊北海岸 新北推多樣化農村主題輕旅行

青年日報

三鶯線公共藝術首場限定活動體驗傳統技藝 大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觀傳媒

2025台日大港水果祭 首日吸引4.5萬人潮

中央通訊社

漫舞蓮田阡陌細品蓮花餐 桃園蓮花季首創慢食饗宴

台灣好新聞

「荷」你相遇在山豬湖 夏日序曲悄然登場

台灣好新聞

三鶯線藝術活動啟動 首場技藝體驗民眾熱烈參與

中華日報

高雄KTV開打「包廂大戰」! 七家品牌搶進市場

TVBS

2025桃園蓮花季創新登場 蓮香藝術美食與音樂交織

觀傳媒

ISPA紐約年會新作提案徵件開跑 文化部鼓勵團隊報名爭取國際曝光

大媒體

三鶯線公共藝術系列活動開跑!首場限定活動獲民眾熱烈迴響!

勁報

布拉瑞揚舞團美國巡演拉開序幕 美國舞蹈藝術節首演《路吶》圓滿成功

大媒體

臺灣豫劇團超極美力 以英雄氣魄 捍衛愛情與信念

大媒體

從晨曦到星光 漫遊歐亞勾勒夏日奢華味覺之旅

旅奇傳媒

ART FORMOSA國際藝術博覽會 專家學者論壇開講 在後疫情時代藝術品市場變動中掌握投資商機 市場在價值王道中彰顯效益

大媒體

客家戲曲感動歐洲 榮興劇團三城巡演圓滿落幕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曼谷《侏羅紀世界沉浸展》8/8開幕!1800坪恐龍樂園、10大必朝聖亮點搶先看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八達通 Apple上直接用! 2025年最新版 香港八通達交通/付款 一隻iPhone手機搞定

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