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批關稅談判如服貿黑箱? 綠委:公開細節恐破局
美國對台灣徵收20%暫時性關稅,總統賴清德表示仍在談判中,但基於保密協定無法說明,被藍白批評和服貿一樣是「黑箱作業」,要求將過程公開透明。對此民進黨立委反擊,如果貿然公布內容會破壞台美間信任,可能導致談判破局,行政院也強調,未來台美雙方談妥協議內容後,將依法送交立法院審議,也將向社會各界妥善說明,並沒有所謂的「黑箱」問題。
經濟部長郭智輝說:「關稅已經確定了嘛。」經濟部長郭智輝出席產業座談會,在台美暫時關稅底定後,聆聽傳產心聲制定因應之道,在野也期待行政院長卓榮泰,儘速對外報告。
立法院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VS.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所以民進黨的立場,是談定以後再來,(談定以後就來,是的),那如果接下來一個月沒談定,那也不用來,兩個月沒談定,也不用來,三個月沒談定,也不用來,(這就回到我剛剛講的),(你是要國家談得好,還是談得快)。」
朝野協商爭論不休,沒達成共識只能依照議事規則處理,此次談判代表顏慧欣強調,依照國際慣例,美國與各國在對等關稅談判中要求,達成共識前必須簽署「保密協議」,在確認最終稅率前不得公布談判細節避免紛擾,由我國駐美代表處、美國在台協會AIT簽署,歐盟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等國,也同樣得簽「保密協議」。
但藍白批評代表團三緘其口,質疑過程黑箱作業,甚至還拿服貿來比擬。立委(國)林沛祥說:「如果日本跟韓國都願意,跟國際媒體透露出他們談些什麼,那我們賴總統就只用一句保密條款,就把這整件事把它給遮掩過去,台美之間的談判,當中的迷霧,比當初服貿更多。」
2013年台灣和中國簽署的服貿協議,締結依據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簽訂前立法院並不知情,之後立法院審查服貿協議時,國民黨會議主席只用30秒通過,被批評服貿黑箱,而跟美國進行關稅談判,法源是2015年6月12日制定的《條約締結法》,談判關稅舉國皆知,但簽署了「保密協議」,因此沒公開過程細節,引發疑慮。
立委(民)許智傑說:「談判過程有保密協定,如果貿然公布內容,不僅會破壞雙方信任,甚至讓可能爭取到的條件破局,反而會「食緊挵破碗」。」不管是對等關稅還是232條款議題,台美都還在持續溝通協商,就怕過程發生插曲,每一步都得謹慎小心。
顯示全部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