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柯建銘推大罷免大失算
最早喊出大罷免行動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是綠營罷免戰線「第一人」,而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憑藉網路聲量,在輿論場域中扮演補強角色,兩人雖風格迥異,卻共同塑造了這場罷免風暴的輪廓。
柯建銘長年坐鎮國會,被外界稱為「老柯」的他,過去被認為對政治常有神機妙算之舉。這一次,面對藍白聯手凍結行政預算、杯葛法案,柯建銘率先喊出「罷免41席藍委」,卻受人質疑是神經亂算,最後結果呈現根本是失算。柯建銘想以戰止戰,究竟葫蘆裡賣什麼藥?
喊出大罷免第一人 別人笑他太瘋癲
罷免過程中,柯建銘多次因言論引發爭議,5月底,他在臉書預告罷免投票日將落在7月26日與8月23日,雖中選會尚未正式公告,仍語氣肯定,引發藍營質疑他掌握內線、干預程序;柯建銘則回應,這是依照《選罷法》規定計算出來的日期,沒有任何洩密或施壓。此外,柯建銘曾表示,罷免成功後要以《刑法》100條對付被罷免的藍營立委,也引發外界反彈。
最早喊出要41席全罷,甚至在朝野協商時,經常被在野黨批評的柯建銘,擺出「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姿態。民進黨中央最早只想精準罷免,並不認同柯建銘的41席全罷。為了罷免,柯建銘在民進黨內部會議時,一度站在罷免團體方,槓過民進黨中央。2025年3月24日,當時民進黨高層首次與全台35個罷團會面,加上線上參與者,至少有4、50個人與會。當天由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指派民進黨副秘書長何博文和翁世豪、新聞部主任吳崢、組織部主任張志豪出席與各罷團召開會議,柯建銘、沈伯洋、反共護台聯盟發起人曹興誠均有出席。當時,柯建銘在現場批評,黨中央的連署配額標準僅是「腳趾般的額度」。
黨中央對罷團不夠積極 柯建銘當場槓上
據悉,柯建銘也說,公民團體不需要跟民進黨交代什麼,公民團體做自己、製造歡樂的罷免氣氛,民進黨才應負起全責完成罷免任務。柯建銘現場還怒斥,應該由黨中央、公職處理好相關連署,全力協助罷團,如果民進黨還在想2026年根本是錯的,大罷免不過關,民進黨根本就沒有未來了。雖然柯建銘講的相當激動,也獲得罷團叫好,但是因為氣氛後來過於尷尬,甚至出席的曹興誠也出面打圓場,要柯建銘不要再講了,氣氛才稍微緩和。
柯建銘維持著支持罷免的行動強度,他的幕僚周軒更與罷團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因為他具網路聲量,經常性在臉書發文、轉傳訊息,甚至站上第一線與國民黨立委互槓,有年輕戰將之風,因此除了他的老闆柯建銘之外,柯的重要幕僚也在此次罷免行動扮演要角。
沈伯洋嘗試拉高罷免格局 定調民主防衛非政黨對決
與柯建銘相比,沈伯洋的角色顯得不同。沈伯洋是法學博士出身,長期投入資訊戰與民主防衛研究,並創辦「黑熊學院」推動全民防衛教育。他在輿論上,常以制度和數據為罷免行動提供正當性辯護,同時也強調,罷免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立院攻防,他在多場公開訪談中提醒,若7月26日未能罷免成功,立法院將可能通過更多親中或削弱國防等法案。沈伯洋的發言為罷免行動注入另一層意義,將其包裝為「民主防衛戰」,而非單純的政黨對決。
雖在第一線較少曝光,但他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眾所皆知,在罷免的各種決策、罷團溝通上,沈伯洋都是非常重要的幕後角色,也是民進黨內除了柯建銘之外,可以直通曹興誠的少數人士之一。2025年6月12日,他就與曹興誠共同拜會總統賴清德討論罷免行動,成為溝通橋梁。在罷免行動過程中,他也因公開支持罷免而收到恐嚇信,內容直指家人安全,顯示罷免議題已攪動社會情緒。
大罷免大成功? 柯建銘這次失算了
在此次的大罷免行動中,柯建銘、沈伯洋兩人各有風格與定位。最早開始倡議罷免的柯建銘是行動與節奏的操盤者,以老將之姿推動罷免的戰術面;沈伯洋透過論述維繫行動的正當性,也在背後扮演溝通、協調角色。(推薦閱讀)獨家》調查局「先生」令!國安戰將掌台北市調處 內定副局長的他不敢應酬
整場長達半年以上的罷免行動,什麼叫「大罷免大成功」?是從罷掉的席次算,還是從嚇阻在野黨的角度瞧?柯建銘的行徑一段時間被部分在野黨認為是發神經,但一位在立法院與柯建銘長期交手的人士說,他連裝瘋賣傻都是算過的,大家不要被柯建銘發的煙霧彈迷失方向。只是,若罷免成功會撕裂社會,而首波罷免結果顯示是罷免失敗,白忙一場,還讓對手可能更理直氣壯,這樣的代價,就不知為什麼柯建銘是覺得划算的。
顯示全部
留言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