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李濠仲專欄:「政治跟拍」不容輕看

上報

更新於 14小時前 • 發布於 5小時前 • 李濠仲
根據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去年有四人以媒體記者身分自居,對王義川進行了為期9天的跟蹤拍攝。(翻攝徐巧芯臉書)

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帕特爾2023年曾出版一書《政府黑幫》,稱是要「揭露深層政府」(為保護既得利益在幕後真正實際控制國家的集團),帕特爾於是在書籍附錄中,列出了50多位現任、前任官員、記者、企業家和政府人員的名字,指控他們是腐敗份子,呼籲必須將之全面清理。

但「深層政府」尚屬界定不明的政治術語,以上50人究竟「犯了什麼罪」,要如何「被清理」,基於黨派的政治定性便又高過實際的法律準則,因此,自然不能在「說你是你就是」下就進行「清理」。但名字既已曝光,多有好事之徒遂根據附錄上的名單按圖索驥,直接找上當事人,有人不勝其擾,不得不舉家搬離現居地,在另覓住所時,還特別請求房仲能給予匿名保護。一位被列在名單中的人士後來透過媒體表達無奈,他說每個人難道不應該安安心心待在家裡,但他實在厭倦了時時刻刻要提防被人盯哨的焦慮感,直到搬家後,心情才感到輕鬆。

那份附錄裡的人物,有些是知名人士,有些則名不見經傳,當發現自己的名字被列在書中,任誰都會感到不安,尤其遭到並非基於法律必要的監視,就心理學角度,它就是在對一個自由人心理的安適感進行掠奪和操縱(使其處在不安狀態)。於今,法律將跟蹤行為視為犯罪道理就在這。

過去無論什麼情況,諸多被跟蹤者的案例已清楚表明,「跟蹤」對一個人的傷害性,在直接碰觸到身體之前就已發生,作為被跟蹤的受害者,也許沒有被毆打、被搶劫,問題是當自己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懷疑有人在監視你,感覺某個人無時無刻都可能侵入你的家庭或工作時,你整個人實已被對方「汙染」了。「跟蹤」的影響往往是心理層面,而且很難一眼認定它造成的傷害(例如清晰可見染血的傷口),加上既不認為有人會天天盯著你,又無法確定後方的車輛不是針對你,在時而懷疑、時而鬆懈下,「跟蹤」縱然不是對一個人產生皮肉之痛,卻會讓人在無法鬆懈警惕下承受巨大的心理負擔。這也是《政府黑幫》附錄50人名單為人詬病之處,連帕特爾都沒想到居然會衍生有當事人被莫名盯哨的副作用。2025年他在調查局長任命案聽證上,便連忙改口強調附錄名單只是那本書的「詞彙表」,絕對不是「敵人名單」。

如果我們同意任何人都不應該有時時刻刻提防被人盯哨、跟蹤的焦慮感,那麼,回頭看台灣近日一起明顯的「政治跟拍」,就知道它有多讓人驚駭。

去年6月,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聲稱接獲「民眾檢舉」,在臉書發文指時任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的王義川闖紅燈違規左轉。在「民眾得敘明違規事實並檢具違規證據資料」的法規下,王義川或者只得摸摸鼻子把罰單繳清,連帶承受道德譴責。問題是,既是「民眾檢舉」,怎麼又會同時出現王義川當天去桃園青埔銀行辦事的照片?在懷疑被刻意跟縱偷拍下,王義川選擇了報案處理。

案經一年調查,檢察官最後雖以「媒體」拍攝沒有恐嚇、沒有危害安全而不起訴,這份不起訴處分書卻也給出了很多矛盾。很清楚的,那些照片原來根本不是什麼正義之士為檢舉開車違規所拍,因為竟是有四個人受雇凱思國際有限公司,再以媒體記者身分自居,對王義川進行了為期9天的跟蹤拍攝。矛盾就在,一者,怎麼民眾爆料變成是「狗仔跟蹤」?二者,四人自稱記者,問題是聘僱方凱思國際到底是什麼媒體?三者,為何自稱服務於媒體的那四人,會把記者跟拍的「作品」變成「民眾檢舉」,再透過特定立委據此批判政敵?

反跟蹤保護組織(Protection Against Stalking)聯合創始人理查茲曾警告,「諸多跟蹤案例,從每次的單獨行事來看,可能都沒什麼大不了,但正是這種模式,以及這種模式下的整體性,進而才讓被跟蹤者感到毛骨悚然。」意即,一次的跟蹤或許令人生厭,一連串有計畫的跟蹤,就是要讓人心生恐懼。倘若這種假媒體之名,對特定人士進行跟拍,再轉手政客以「民眾檢舉」為由發動批評,是為一種新的、更黑暗的政治操作,則和任何形式的跟蹤(騷)一樣都讓人不安,尤其它不只是為了藉「爆料」去批判某人,還要藉由讓一個人身處被盯哨、跟蹤的壓力下,以致身心不得安穩(哪怕只是去銀行領個錢)。曾有心理學家以「慢動作謀殺」一詞形容「跟踪」行為的過患,從這角度看,刻意為之的「政治跟拍」當然不容輕看。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花蓮光復6歲女童困兩天奇蹟生還!同住乾姑姑遺體已尋獲

新頭殼
02

快訊/馬太鞍溪北岸「土石大量淤積」傳堤頂溢流 林保署回應了

TVBS
03

剛要去打撞球!苗栗2男大生與國光客運相撞雙亡 業者:尊重警方鑒定結果

CTWANT
04

全光復垃圾沖家門口!鄉民曝慘況:開始發臭

NOWNEWS今日新聞
05

馳援花蓮光復重災區 「走100公尺要掙扎20分鐘」搜救人員嘆:像回到莫拉克

太報
06

鋰電池工廠惡火延燒!36歲男創業僅一年 全家葬身火海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