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慰助金核發率達99.6%!災後重建穩步推進 南市府啟動第二波修繕獎勵

新頭殼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Newtalk新聞 |黃博郎 綜合報導
台南市政府舉行「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進度記者會」,由秘書長尤天厚主持,針對屋損修繕與拆除媒合進度,以及各區復原情形,邀集工務局、民政局及相關單位說明最新成果與後續方向。 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Newtalk新聞

台南市政府今(10)日舉行「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進度記者會」,由秘書長尤天厚主持,針對屋損修繕與拆除媒合進度,以及各區復原情形,邀集工務局、民政局及相關單位說明最新成果與後續方向。

尤天厚表示,災後復原過程中,市民最關心的兩大事項,分別是慰助金的核發與受損房屋的修繕進度。至今日為止,慰助金核發率已達99.6%,累計核發金額突破11億8千萬元,僅剩極少數案件尚待進一步現勘確認。至於房屋修繕部分,目前已有 971件完成簽約,其中257件正在施工、535戶已順利完工,僅剩51戶尚待住戶做最後的確認。市府將持續積極協助災民,加快修繕腳步,期盼整體復原工作能早日告一段落,讓市民儘快重返穩定、安全的生活環境。

針對房屋修繕及獎勵金部份,工務局也補充,行政院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日前加碼三項補助措施,擴大「家園復原慰助金」適用對象,原僅限弱勢戶申請,現已開放至台南、嘉義所有一般戶;凡受損未達20平方公尺者,也可申請最高1萬元補助,提升援助範圍與彈性。

另為加速修繕,政府啟動第二波「修繕媒合獎勵措施」,凡於10月6日前完成簽約,完工時即可領取 1.5 萬元尾款獎勵金;針對受災面積20平方公尺以上的弱勢戶,亦加發 10 萬元生活支持補助,協助災民面對重建的經濟壓力。

截至目前,受損超過20平方公尺並登記修繕媒合者達3,570戶,現勘完成率逾99%,整體進度穩定推進。另有2,545戶選擇不需媒合,其中971戶已完成簽約並進入施工階段。列管弱勢戶計320戶,市府已提供全額補助並優先處理,截至目前169戶已修繕完成,61戶施工中,可望近期陸續完工。

市府強調,已主動發放《丹娜絲颱風受損房屋修繕意願調查表》,尊重民眾自主選擇,避免資源空轉,並透過整合機制提升效率,加速家園復原。

對於結構受損嚴重、不堪居住的民宅,行政院自8月5日起推動「政府代拆」與「自拆補助」雙軌方案,凡於9月底前完成登記者,不論一般或弱勢戶,均可享政府免費代拆服務;若選擇自行僱工拆除者,則可申請2萬元補助。

台南市亦於8月12日公告《補助丹娜絲颱風住屋毀損修繕及拆除費用實施計畫》,截至目前,已受理195件委託拆除登記,另有59件申請自行拆除。所有案件經區公所審核後即依序辦理,以加快社區清理及重建步伐。

六甲區公所說明,六甲區在丹娜絲颱風中共有逾700戶民宅受損,其中弱勢戶高達40戶,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損與沉重的修繕負擔,多數家庭一時難以自力復原。在市府民政局轉介下,皇昌營造股份有限公司主動前往六甲提供無償修繕服務,陸續協助中低收入與邊緣戶共16戶重建家園,善行義舉深獲地方肯定與感謝。

其中一位住在龜港里的中老年獨居者黃章○受女士,兒子本身亦為災戶,無法兼顧母親居所情況。皇昌營造在六甲區長陪同下勘查現況,並於8月10日迅速進場施工,歷時十日圓滿完工。完工後母子皆感動不已,多次向區公所表達感謝之意。

另一個案例是六甲區七甲里的郭姓兄弟,其所居住的老屋早已破敗不堪,災後狀況更形惡劣。皇昌營造評估後決定捐贈一座貨櫃屋,並貼心附設冷氣與床鋪,還特別墊高地基60公分以防日後積水。即便現場無道路可通,施工團隊仍借用鄰地進行設備吊放,在短短三天內讓兩兄弟有了遮風避雨的新居,也讓災後的他們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雲林食品業者30天內未付57元資遣費 遭罰30萬

中央通訊社
02

燒毀飯店大亨800萬遊艇⋯縱火犯身份曝光!30歲女幹的 超扯原因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台南阿伯疊超高紙箱一路趴騎!網友驚:用命換50元

新頭殼
04

獨家/社工助警專生父葬禮全額費用 4年後吃宵夜被盯上竟是他來認恩人

三立新聞網
05

北市大樓水塔腐屍!死者穿工作雨鞋、泡水多日腫脹 警初判疑墜落溺斃

三立新聞網
06

大甲驚見廚餘山!聯手地主違法堆1200公噸 臭翻畫面曝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