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因應堰塞湖災情「全區封園」引發登山客反彈 網友戰翻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因堰塞湖風險全面封園,引發登山界反彈,認為此舉不符合比例原則。內政部表示,封園是基於安全考量,優先保障遊客與居民的生命安全,然而,部分人士批評「全區封園」過於嚴苛,應採精準風險評估,開放低風險區域以維持戶外活動空間。你怎麼看這次封園決定?快來分享你的看法!
LINE TODAY在首頁進行「太魯閣因應堰塞湖災情『全區封園』,你怎麼看?」網路投票,截至10月22日中午12時有超過4.8萬名網友參與,其中最多,有76.08%的網友表示「應全面封園,安全第一」、其次,10.67%的網友選擇「應局部開放,尊重專業判斷」、8.89%的網友則表示「登山活動應全面暫停,直到地質穩定」,最後,有3.6%的網友則認為「應提供更明確風險資訊,由民眾自行決定」。
不少網友認為,全面封園是必要措施,優先保障生命安全:「應該全部封園,雖然只有局部受影響,但是維護人力都集中在受災地區,人力就這些,要是其他地區又有奇葩出狀況,只會讓簡單的事情變得很複雜。」、「管理處同仁無法到達,要繞宜蘭,故封閉,不能只以自己的角度判斷。」。
也有網友提到:「我認為全面封園是正確的,還不確定地質會不會影響登山安全,希望大家能對大自然感到畏懼,不要硬去挑戰。」、「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生命可貴。」認為安全不容妥協。另有網友直言:「要進去就不要浪費救災資源,不要什麼都靠政府。」呼籲民眾自負風險,勿增加救援負擔。
此外,部分網友認為民眾應配合政策,勿添亂:「等安全了再去太魯閣玩就好,不要危險的時候去製造大家麻煩。」、「那些愛登山的人如果就此送了生命,是不是又要怪中央政府跟林管處,為何不封山封園?山就在那裡,隨時都可以爬山,是有多愛在風雨天去爬山,自己不要生命,也不要不顧別人的安危,爬山者是不知道下雨的後三天都不可以爬山嗎?更何況是馬太鞍溪堰塞湖跟燕子口堰塞湖,封園封山是對的,誰知道會不會突然淹水跟地震?」。
然而,封園措施也引發反對聲音,有網友則反應決策過於草率:「回答全面封園的網友們知道太魯閣國家公園管轄的範圍有多大嗎?」、「堰塞湖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東南角,局部封閉即可,哪需大陣仗全區封園?」、「封山擋到帶團財路了,這樣靠帶團維生的情何以堪啊。」;甚至有網友補充:「全區封園的都不要去武嶺牌樓拍照嘿!檢舉達人可以用鏡頭開始檢舉了👍🏼」,揶揄全區封閉需遵守規定。
國家公園署呼籲民眾勿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並提醒:如山區持續降雨,將造成落石崩塌風險升高,近期如要從事戶外活動民眾,應注意天氣預報、攜帶充足裝備,同時保持對環境變化的警覺性及注意自身身體狀況。如有需要,也請靈活調整行程、及時下山或遠離危險區域,以維自身安全。
LINE TODAY「太魯閣因應堰塞湖災情『全區封園』,你怎麼看?」投票活動已結束。最終投票結果與更多網友意見也歡迎上投票頁面查看。想表達個人看法與觀點,想與不同人參與主題討論,歡迎上LINE TODAY焦點,每日一投讓你重要議題不缺席,暢通同溫異溫層。你的一票就是啟動對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