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檔閣員2/護病比崩潰參政權爭議滿天飛 「薯條三兄弟」徐國勇留得住倦勤閣揆?
內閣施政與失言亂糟糟,除了經濟部與教育部遭到點名外,專搞意識型態的內政部長劉世芳與護病爭議的衛福部長邱泰源,同樣受到龐大民意反彈。綠營人士坦言,823看來無力回天,但卓榮泰就像當年蔡英文總統的閣揆蘇貞昌,專門「擋子彈」,現在再邀徐國勇任秘書長操持民進黨黨務,能效值得進一步觀察。
一名內政委員會綠委就表示,劉世芳早在520總統就職周年之際就頻頻被點名該下台,主要不外乎推動極具意識形態的政策,包含主導的各縣市「中正路」改名案不了了之後,又與陸委會一搭一唱,清算「陸配任公職」,其實黨內希望「踩煞車」,或是由民間力量來駁火即可,但劉世芳仍「雖千萬人吾往矣」堅持親上火線肉搏。
該立委分析,兩岸問題極具敏感性,劉世芳一言一行都游走在「兩國論」紅線上,除了取消雙重國籍的前南投縣議員史雪燕的議員資格飽受批評,緊接著處理多名縣市陸籍村里長解職問題,後頭還有具備陸配身分的民眾黨候任立委李貞秀就職未爆彈。原本應該在風災中經常露臉忙救災的劉世芳,卻反而忙著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事情,就看她身扛「抗中保台」的盾牌能否頂得過二次罷免的敗責。
而醫護界對邱泰源也頗多不滿。一名護理學者就回顧,邱泰源自立委時期,就因主導《醫師法》修法與七項附帶決議,遭冠上「波波(外國培植卻領有台灣醫師執照者)守門人」稱號,就任部長後也不見收斂,還以偏鄉需要醫護等說帖,護航「波波牙醫」,平添基層不滿。
學者直指,更令人炸鍋的是,近期衛福部主管的雙和醫院直接喊出急診室「護病比」1比13(衛福部規定須大於1比6),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為崩潰醫療開第一槍。然而邱泰源「看到新聞才動起來」說要查,但包含減少來診數量、提高病房收治容量、增聘急診護理員額等具體方向,醫界早已喊破喉嚨,主管機關仍不重視,如今是最後「補考」機會,再不處理好就是下台。
曾任立委的中山大學政經系講座教授張其祿就觀察,卓榮泰726後各項言論已是「自暴自棄」,根本不在乎閣揆位能否保住,反而是賴清德需要卓榮泰穩住陣腳。他續指,如今總統票、立院席次都不過半的「雙少數政府」已是定局,不可能再透過罷免等結構性方式扭轉,「賴清德要認命」未來包含聘任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中選會、公平會等單位成員,還有大法官提名,都必須要務實與在野黨先溝通,該讓利妥協的不能再「耍金孫脾氣」,否則「恐怕連被提名人都找湊不齊」,那將成為憲政危機。
另一名黨政人士直言,若沒了卓榮泰,賴清德口袋中能接閣揆的名單,最多只剩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與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然而,童子賢「挺核」立場鮮明,若拔擢為第一線閣揆,將導致閣揆與台電發展「綠電」方向對著幹,屆時「整個台電都變成了小丑」,他直呼這比現任經濟部長郭智輝失言還可怕。
未具名英派前立委則指出,由於鄭麗君曾是賴清德2020仰攻時任總統蔡英文時邀請搭檔的副總統人選,蔡英文對鄭麗君一直有戒心,若鄭麗君上任閣揆「那就是把英派推得更遠」,因此即使賴清德非常傾心鄭麗君,值此執政當局風雨飄搖時刻也不適合上位,最大公約數只能保住卓榮泰。賴清德為了留住卓榮泰是煞費苦心,看準徐國勇與卓榮泰同樣師承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加上2018年時任閣揆賴清德、政院秘書長卓榮泰、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三人共事默契佳被譽為「薯條三兄弟」,外界正密切觀察這次兄弟再合體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