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創影音力量崛起!海外觀看達40% YouTube推多語音軌助攻國際化
Newtalk新聞
在 2025 YouTube Brandcast 年度盛會上,台灣創作者的影響力成為焦點。現場指出,本土 YouTuber 的內容已獲得國際矚目,其中有 40% 的總觀看時長來自海外,足見台灣作品正在走向世界。
YouTube 大中華區策略合作夥伴副總經理陳容歆強調,台灣觀眾與平台的黏著度極高。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高達93%的台灣觀眾認為YouTube的內容與自身需求高度相關,而94%的Z世代族群更認為YouTube內容與他們的生活緊密連結。
陳容歆於本次活動中,進一步剖析台灣YouTube平台當前的三大趨勢,歸納為「深、浸、匯」三大層面。首先是「深」,意指觀眾對於日常娛樂內容的興趣之外,更積極追求高度專業且具可信度的資訊,例如醫學、科學、法律乃至水電等領域,都展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為象徵沈浸感的「浸」,這不僅體現在更長的觀看時間,還包含電視觀看時長三倍的顯著增長,以及短影音內容對年輕世代的強力吸睛效果。
此外,敘事性、情感連結以及互動式內容等更加沈浸式的體驗也日益興起,有效加深了觀眾與創作者之間的連結深度。
最後,陳容歆提及代表文化匯集的「匯」,她分享許多創作者積極運用台語及台灣在地文化元素,激盪出全新的網路內容,這些獨特的創作不僅吸引了國內觀眾,更成功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台灣創作者產出的內容,其總觀看時長有40%來自於海外觀眾,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比例,顯示台灣內容正逐步走向國際舞台。
配合此趨勢,陳容歆也同時宣布,台灣數萬名符合資格的創作者,現在起將能啟用「多語音軌功能」,這項功能允許同一部影片支援多種語言的旁白配音。Hook也在現場展現流利的英文能力,笑稱:「之前看MrBeast率先啟用這項功能,如今他也準備好切換雙語了」,預示未來內容創作的多元可能性。
擁有 171 萬訂閱的 Hook 在現場分享創作心法。他回憶早期常為了迎合演算法設計題材,但後來意識到只要專注於真正感興趣的內容,觀眾自然會察覺並給予支持,就算演算法一度不利,靠著觀眾分享與留言,仍能重新被帶回推薦。
針對其突破171萬訂閱數且觀看數穩定的創作心法,Hook分享,他早期也曾試圖追逐演算法,製作平台偏好的內容。然而,現在他已不再如此,Hook認為,當創作者專注於自身內容的品質時,觀眾是能夠感受到的。即使一開始內容未獲平台大力推廣,只要內容是觀眾喜愛的,他們便願意留言、分享,進而調整演算法的推薦機制,因此他選擇專注於眼前的內容創作。
面對AI科技的浪潮,Hook坦言其團隊確實有運用AI相關功能輔助創作。但他強調,目前AI在議題設定上仍存在疏漏,且可能出現不夠深入的問題,因此仍需要人親自把關。Hook指出,儘管使用AI是未來的趨勢,但如何有效地運用,才是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