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保費新制衝擊存股族 專家建議:買「這類型ETF」可躲過
衛福部有意修改《健保法》推動健保補充保費制度重大改革,未來將利息、股利與租金收入從「每月結算」改為「年度結算」。只要一年累計超過2萬元,就必須繳納2.11%的補充保費,估計全台約有480萬人受影響。不過,這項政策也引發外界爭議,被批為「劫貧濟富」,尤其對靠股息生活的退休族影響最為嚴重。
消息曝光後,投資圈掀起不小聲浪。財經作家「樂活大叔」施昇輝分析,未來只要一年股利超過2萬元,不論是高股息ETF如0056,甚至連0050都有可能被課補充保費。他舉例有投資人持有超過千張0050,若每股配發1元股息,一年收入上百萬元,一定會被課健保補充費。施昇輝也指出,有人想轉向美股避稅,但美國股息稅高達30%,加上匯兌風險其實未必划算。他無奈表示:「看來只有不配息的ETF才能避開這項負擔。」
醫改會專家吳奎彥指出,現在的財務資訊不透明,恐怕導致徵收不公,建議政府應跨部會整合資料,確保公平性。不過這個消息已經讓大批民眾相當不滿,批評政府沒有從制度面檢討健保漏洞,反而向中產與小資族開刀,怒斥「發了1萬,現在要想辦法弄回來了」、「辛苦存錢存股,我寧願自己去捐錢,也不願意被逼繳錢」。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則建議,為了避免劫貧濟富,必須要針對不同金額的股利、獎金,訂出不同費率級距,避免再度引發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