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千年沉睡的經卷,一場意外揭開的敦煌千年寶藏

旅讀

發布於 07月17日07:16 • 文_湯蕙華/旅讀中國、圖_陳育陞/旅讀中國、楚人

近代以來,由於敦煌藏經洞的重新發現,當中庋藏的文獻和古物遂成為研究古代史的漢學巨大寶庫,更因此衍生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文書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而該項學術專業的發展,不僅大幅提升敦煌的知名度,更間接推動莫高窟石窟群成功躋身世界文化遺產之列!

發現者:另類的大漠英雄

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古絲綢之路上的交易重鎮邊上,千餘年前,來自地中海、中亞、波斯、印度等地的文明,就已經匯集於此,使得這處沙漠綠洲漸成信眾雲集的佛教重地。

然而,當世界進入航海時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性慢慢取代了原本的陸運體系,降及一五二四年,明朝宣布關閉嘉峪關,中西交通中斷的結果,造成往來的商旅貿易倏忽凋零,而莫高窟作為佛教寶庫的地位亦遭忽略;換言之,隨著敦煌的蕭條,窟寺本身的香火也不復以往興盛,當中種種倚託宗教而生的雕塑與壁畫,自然在乏人問津的情況下漸趨殘破。

清朝末年,一位俗名王圓籙的道士,在雲遊之際途經敦煌。當時他見莫高窟一帶充斥著殘破不堪的廟宇以及流沙的洞窟,因無人看管,導致自然與人力的嚴重破壞;近知命之年的他,對於宗教復興懷有強烈使命感,於是便發願要重修莫高窟。爾後,他每以化緣手法來解決修繕資金的問題,由於他一年到頭都在化緣,敦煌當地人因而又稱王道士為「王阿菩」,藉以形容他的一副菩薩心腸。不過,身為道士的他,卻是依自己對道教的理解來重修並改造莫高窟。工程的第一步驟,便是設法洞窟底層的積沙──由於力薄財乏,光是第十六窟淤積泥沙的清理作業,就花費了近兩年的時光。

藏經於洞,重見天日

關於藏經洞重見天日的經過,坊間流傳著數種內容;最有名的,當屬工人因抽旱煙而於偶然間發現的說法了。

據學者推斷,藏經洞約於十世紀左右封閉,而由王道士親寫的《催募經款草丹》可得知,該洞是在清光緒廿六年(一九〇〇年)陰曆五月二十六日重見天日──沉睡將近九百年之久的寶物就此重見天日,這個洞窟也以其內含的珍藏,後來被命名為「藏經洞」。

那天早上,楊姓雇工用芨芨草點完旱煙後,他照往例把芨芨草插到牆縫裡,這次卻沒法插到底。他再仔細以煙鍋頭敲擊牆壁,發現聲音空洞、迴響沉悶,可見壁後實為中空地帶;楊先生將這個怪異現象告訴了王道士,當晚兩人於是悄悄沿著裂縫、去除十六窟後面封閉處的泥層,孰料一扇小門陡然現身。待拆卸的煙塵散去以後,眼前呈現一方漆黑小窟──在這個高約一百六十公分、寬約二百七十公分的矩形石室中,古代的經卷和法物滿滿由地面一直堆到穹頂,布包、造像等物什也都整齊有序地存放著……王道士的墓誌上,如此浮誇地記錄了這歷史性的一刻:「沙出壁裂一孔,彷彿有光,破壁,則有小洞,豁然開,內藏唐經萬卷,古物多名,見者多為奇觀,聞者傳為神物。」

©楚人

無告的悲哀

文化程度不高的王道士在發現藏經洞後,他隱隱覺得這是一樁重大事件,應該擇期稟告朝廷。

一九〇二年,敦煌來了一位新知縣汪宗翰,王道士於是向他報告;汪知縣只讓王道士就地保存、看管藏經洞,並未提出更具象的方案。王道士心有未甘,又從藏經洞裡挑選幾箱經卷,騎著毛驢日夜奔波抵達肅州(酒泉),冒著可能遭遇野狼與土匪的危險,覓得時任安肅兵備道的道台廷棟,呈上經卷並說明情況,沒想到廷棟簡單地看了幾眼,便說「經卷上的字不如我的書法好」,旋即打發了王道士。

而當時的甘肅學政葉昌熾,是名傾一時的金石學家,從他的《緣督廬日記》中可得知,他曾收受知縣贈予他的「藏經洞禮物」,包括畫像兩幅、寫經五卷,且深為自己無法親訪敦煌為憾──從此處便可看出,這位學政隱約覺察這批古物的價值,當時他甚至建議甘肅藩台將藏經洞中所有藏品運至蘭州保存,只不過中央朝廷時逢八國聯軍侵略、並簽署《辛丑合約》,合約中詳載的巨額賠款數字落到各省頭上,於是甘肅地方各級衙門忙於征斂賠款,無暇他顧,葉昌熾的提議到了甘肅番台衙門那頭,主事者以運費高昂為由,打了回票。

一九〇七年,五十七歲的王道士已孤獨看管藏經洞七載了,期間衙門只發放一紙公文,要求他「就地看管」,從此再無下文,不僅未給他任何經費修繕洞窟,更未對他的發現施行任何褒獎。

王道士就在風沙漫揚的荒涼大漠孓然一身地堅持下去,對官府心生徹底的絕望。

王圓籙

生於清末民初,湖北麻城人。因家鄉遭遇旱災,於清咸豐年間逃難到酒泉,入肅州巡防營為兵勇。退伍後受戒為道士,道號「法真」,史多稱「王道士」。

光緒廿三年(一八九七年)雲遊到敦煌莫高窟,當地雖然荒涼,但仍有百姓供養,唯寺院香火時斷時續,王道士便發願在此定居,意圖恢復其往昔的盛況。

鑿開天眼—藏經洞

藏經洞原為附屬於敦煌莫高窟第十六窟的一個極小洞窟,現由敦煌研究院重新編為第十七號窟,亦即學界常說的「敦煌石室」。

該窟本是唐德宗時期為紀念河西都僧統洪䛒(䛒,音辯)而開建的紀念窟(或稱影堂),據相關碑文記載,洪䛒俗姓吳,由於悉心研讀漢經梵典,同時亦通番文藏語,是一名相當出色的譯經僧,過去也曾積極參與敦煌百姓抵抗吐番來犯的行動,因此在政治與宗教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他生前一度出任河西都僧統,領導整個河西地區的佛教事務。

時值唐咸通三年(西元八六二年),洪䛒圓寂後,弟子將其相關遺物置放於此窟。後可能因該處距離三界寺較近,僧人遂將此一石室挪作儲藏廢棄經書的空間;降及十世紀中葉,這個小地方順理成章成為道真收羅經卷和修補佛典的儲藏所──其中出土的卷子,現通稱為「敦煌遺書」。

至於洪䛒影堂是因何機緣封閉,至今則尚未發現可信的文字記載,仍為歷史謎團。

©陳育陞/旅讀中國

內容摘自旅讀《海上之城-泉州》2020年04月號 第98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剩湯倒哪?日飯店苦勸「別沖水槽或馬桶」 正確做法曝光

TVBS
02

樹林河濱公園山佳荷花池|新北新秘境!超美心形鏡面水池,打造環湖追荷小徑成都市中仙境美景!

銀髮一起玩
03

「荷」你相遇在山豬湖 夏日序曲悄然登場

台灣好新聞
04

大分魅力全覽|從古老神宮祈福儀式到HELLO KITTY夢幻機場,教你如何聰明玩轉日本九州!

旅讀
05

高雄KTV開打「包廂大戰」! 七家品牌搶進市場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中華旅遊〉台南搭火車 司馬庫斯2日遊

中華日報

台南和逸飯店暑假住房優惠專案!四人入住3999元暢玩500坪親子樂園

景點家

樹林河濱公園山佳荷花池|新北新秘境!超美心形鏡面水池,打造環湖追荷小徑成都市中仙境美景!

銀髮一起玩

夏日旅遊新選擇!宜蘭清水地熱試辦「早8晚6」延長營業時間

新頭殼

清境農場全台最大「高山電影院」開放報名!8/8、8/9每日限400人

新頭殼

吃泡麵剩湯倒哪?日飯店苦勸「別沖水槽或馬桶」 正確做法曝光

TVBS

台中新增借問站報你知 賞鳥鐵馬輕鬆GO!

宜蘭新聞網

離塵不離城,烏布雨林深處的奢華奇蹟,峇里島這家酒店讓你住進現實版阿凡達世界

旅讀

大分魅力全覽|從古老神宮祈福儀式到HELLO KITTY夢幻機場,教你如何聰明玩轉日本九州!

旅讀

超難訂的海鮮餐廳!花蓮欣欣麵館「隱藏版龍蝦鍋」海味爆棚

旅遊雲

買東西學永續生活!宜蘭烏石港六天市集好玩

宜蘭新聞網

清境農場變身高山電影院 限量免費400席開放報名

青年日報

暑假漫遊北海岸 新北推多樣化農村主題輕旅行

青年日報

三鶯線公共藝術首場限定活動體驗傳統技藝 大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觀傳媒

2025台日大港水果祭 首日吸引4.5萬人潮

中央通訊社

漫舞蓮田阡陌細品蓮花餐 桃園蓮花季首創慢食饗宴

台灣好新聞

「荷」你相遇在山豬湖 夏日序曲悄然登場

台灣好新聞

三鶯線藝術活動啟動 首場技藝體驗民眾熱烈參與

中華日報

高雄KTV開打「包廂大戰」! 七家品牌搶進市場

TVBS

2025桃園蓮花季創新登場 蓮香藝術美食與音樂交織

觀傳媒

ISPA紐約年會新作提案徵件開跑 文化部鼓勵團隊報名爭取國際曝光

大媒體

三鶯線公共藝術系列活動開跑!首場限定活動獲民眾熱烈迴響!

勁報

布拉瑞揚舞團美國巡演拉開序幕 美國舞蹈藝術節首演《路吶》圓滿成功

大媒體

臺灣豫劇團超極美力 以英雄氣魄 捍衛愛情與信念

大媒體

從晨曦到星光 漫遊歐亞勾勒夏日奢華味覺之旅

旅奇傳媒

ART FORMOSA國際藝術博覽會 專家學者論壇開講 在後疫情時代藝術品市場變動中掌握投資商機 市場在價值王道中彰顯效益

大媒體

客家戲曲感動歐洲 榮興劇團三城巡演圓滿落幕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曼谷《侏羅紀世界沉浸展》8/8開幕!1800坪恐龍樂園、10大必朝聖亮點搶先看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八達通 Apple上直接用! 2025年最新版 香港八通達交通/付款 一隻iPhone手機搞定

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