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春閏六月來了!21世紀僅見4次,這3大吉祥習俗你知道幾項?
2025年是難得的「雙春閏六月年」——一年內出現兩次立春(2025/2/3與2026/2/4),再加上農曆多出一個六月,俗稱「雙春閏六月」。這樣的組合在21世紀僅出現四次,被民間視為福氣加倍的好年頭,老一輩常說:「雙春閏六月,有吃又有肉!」
除了曆法意義,閏月更是傳遞孝親與團圓的溫情時機。以下三項傳統習俗,不僅延續文化脈絡,也為現代生活注入滿滿儀式感——你做對幾項了?
一、送「閏月鞋」:為父母「踩邪」保平安
俗諺說:「閏月鞋,閏月穿,老人活一千!」在閏月期間替父母添新鞋,象徵替長輩「踏碎災厄」、祈願步步安康。遇上雙春年,更講究送「雙雙對對」,寓意福壽齊來。
傳統特色:出嫁女兒多優先為母親挑鞋,紅色款最受歡迎,象徵驅邪納福。
現代變化:現在不少人改送防滑健走鞋或足弓支撐鞋,更貼近長輩實際需求。
二、吃「閏月飯」+送豬腳麵線:女兒回娘家添壽
閏月期間,出嫁女兒會攜家人回娘家聚餐,俗稱「吃壽」。父母準備長壽麵、豆腐、五色飯等吉祥菜色,女兒則帶上象徵孝心的伴手禮:
豬腳麵線:老話說:「呷麵線,抽長壽;呷豬腳,補筋骨。」傳統做法是兩隻豬腳加六把麵線,綁紅線與春花,象徵「為父母添壽」。
娘家回禮:父母則回贈米袋或紅包,寓意「你顧大家,我守你身」,展現雙向守護的溫情。
現代變化:年輕人多改送營養品、安排家事服務,或相約泡茶聊天,形式雖變,孝心不減。
三、女性限定的「閏月茶」:姊妹情深的茶會時光
源自閩南的「閏月茶」習俗,在民間低調傳承至今。閏月期間,女性輪流作東,以茶代酒舉辦茶會,男性不得參與。
文化意義:在舊時代,這是女性難得的聚會時機,藉此交流生活經驗、互相打氣,是早期「情緒支持系統」的縮影。
當代風貌:現今多轉型為姊妹午茶聚,點一壺東方美人、聊聊生活甘苦,延續「姊妹共度虛月」的情誼與智慧。
在這個「福氣雙倍」的年份,存愛比存運更重要。買一雙鞋、送一碗麵線、與姊妹共飲一壺茶,都是把天文現象化作情感連結的浪漫。這些習俗不只是形式,更是代代傳承的生活美意——提醒我們:家人安好,便是歲月最好的祝福。
延伸閱讀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