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光電業 13.5萬片板損毀、修復申請仍掛零
丹娜絲颱風重挫南台灣光電產業,環境部先前曾估共造成33個案場、約13.5萬片光電板受損。嘉義縣境內多處滯洪池光電場的廢棄物已全數清除,但縣府至今尚未接獲任何業者提出修復申請。另在屏東佳冬鄉塭豐海堤外,由旭東環保科技設置的海上光電測試站浮台同樣受颱風侵襲,直到兩個多月後的20日,仍有環保志工在鵝鑾鼻淨灘時發現該浮台的走道板漂流到岸邊。
嘉義縣環保局指出,在受損的滯洪池光電場中,由外商元昱公司營運的鹿草鄉荷包嶼及義竹鄉新庄兩案場,因環境污染問題共收到 5 張罰單。目前兩場各已繳納第一張 100 萬元罰鍰,合計 200 萬元,其餘罰單則尚在繳款期限內。縣府經濟發展處補充,每個光電案場都有核准的設置容量,一旦遭逢災害必須復原,就需先向主管機關能源署諮詢重建規範,包含結構加固或其他強化措施,確認後再依程序向縣府送件申請。不過,至今仍無任何業者提出修復計畫。
佳冬當地居民林先生直言,台灣颱風頻仍,並不適合發展海上光電。他提到,塭豐外海的光電浮台平時偶爾就有一兩塊漂上岸,遇上颱風更難承受,導致原本美麗的沙灘被破壞,居民感到相當心痛。鵝鑾鼻里長謝春敏也批評,自己參與淨灘多年,撿過的物品種類繁多,但「撿到佳冬外海的光電浮台真的很誇張」,並直言台灣的地形與氣候條件並不適合發展海上光電,政府沒有盡到守護台灣的責任。
對此,旭東公司回應,目前佳冬外海並未設置光電浮台測試站,僅留有外圍堰體且皆已錨定,待天候穩定後將進行維修;若民眾發現有零散漂流物,請立即通報,公司會全力回收。(責任編輯: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