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政院不提案區域立委吃悶虧 綠委:較在意在野黨問題要改
〔記者李文馨/台北報導〕大罷免全盤皆墨,民進黨內湧現檢討聲浪,搶不到議題設定權也被黨團列為檢討要點。民進黨立委林楚茵今天表示,很多區域立委過去為了配合行政團隊,稱院版未好、財務未精算,被要求不要提案加碼或推進而吃悶虧;立委沈伯洋也指出,「行政院有時候比較在意在野黨的提案,因為在野黨對他們很兇」,直言這個問題必須要改。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24日表示,民進黨過去多處於被動防禦的地位,許多議題操作與話語權都由藍白陣營主導,導致民進黨疲於奔命地防守。未來必須扭轉這種局面,善用行政部門的能量,主動提出具有社會正當性的政策,進而掌握政策主導權與議題設定權。
沈伯洋今天在網路節目「齊有此理」受訪說,他過去有節奏地提出立委赴中納管,排定每個月要提出的法案,但很容易遇到行政院說院版一時半刻無法那麼快出來。當院版不出來的時候,就算提了要被討論也不是很容易,但請政院加速,「他們有時候比較在意在野黨的提案,因為在野黨對他們很兇」,強調這是很大的問題,必須要改。
沈伯洋也肯定從立委轉任勞動部長的洪申翰,他說,洪申翰很懂立委的困境,之前某週五跟洪討論外送有關的議題,洪在週六、日緊急先約了一群學者,週一、週二責成內部討論,週三就跟他說明現在大概的方向,「這個超快,也是我們要的。」
林楚茵表示,過去比較多吃虧的地方是,藍白提出加錢發現金的時候,民進黨立委為了配合行政團隊,稱院版還沒出來,國家財政還沒有精算,請民進黨不要急著加碼或往前推進,很多區域立委就吃了這個悶虧,被選民質疑不在乎民生法案、福國利民的政策與預算。
林楚茵認為,接下來良好的溝通是,委員有一些好的法案,覺得是對的點的時候,其實民進黨委員的版本也應該要拿進來去討論,而不是說非得等行政院的院版不可,甚至於如果民進黨委員好的版本,速度比較快、研究比較多,其實也可以尊重這些委員。
她強調,行政院是政府機關,從部會送出(法案)之後,要報行政院,再送行政院院會,很多人不知道從部會送出的法案要報行政院,而院會一週才一次,很多議題、很多聲音根本來不及(回應),等到下週已經吵完也把綠營罵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