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9月開學「手機禁令」暫緩!教育部被批「不敢得罪高中生」

造咖

更新於 09月02日09:16 • 發布於 09月02日09:16

教育部日前發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針對國中、小學及高中的手機管理提出分階段、彈性措施,但因意見分歧與反彈聲浪不斷,原訂2025年9月新學期實施的方案,近日宣布暫緩推動,引發教育團體與社會各界的爭議。

根據草案,國中小學生的手機須經家長同意後帶入校園,並統一集中保管,手機須處於關機狀態,除非因特殊教學需求或緊急狀況才能使用。高中生則因具備較高自主性,管理方式由教師、家長與學生三方代表共同討論,學校得依實際情況制定規則,並兼顧數位素養教育,避免一刀切的過度限制。

教育部強調,制定草案的目的在於維護課堂秩序,防止學生分心或沉迷手機,同時保障學生合理使用數位工具的權益。

學生、教師意見大不同

然而,推動過程中爭議四起。學生團體認為手機是重要的聯絡工具,特別是在遭遇霸凌或緊急狀況時能即時求助,強烈反對全面沒收或集中保管,並多次到教育部前靜坐抗議。部分高中生更呼籲,管理僅應限縮在「上課時間」,不應擴及全校時段。

相對地,教師團體則憂心學生沉迷手機嚴重影響學習,呼籲教育部儘速制定制度化的管理措施。全教產副理事長林碩杰更批評教育部「一拖再拖」,懷疑政策延宕是因為顧忌高中生屬於首投族,不敢得罪學生,直言教育部淪為「拖延部」。

圖片來源:canva

教育部回應:廣納各方團體建議

教育部回應,之所以暫緩,是因為需廣納縣市政府、家長、學生與教師團體等各方建議,避免政策設計流於僵硬,未來將持續蒐集意見並修正草案,以兼顧校園秩序、教學品質與學生需求。

目前,校園手機管理仍依各校現行規定辦理。教育界普遍認為,如何在「保障學生自主」與「維護學習環境」之間找到平衡,將是教育部後續政策推動的最大挑戰。

延伸閱讀:

全台學生掉破400萬!教育部113學年統計,國小減最多、大專減幅持續!
國小生請病假!竟遭點名羞辱「那隻豬怎麼沒來」,10同學義氣作證…導師下場曝光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日本1電器過不了海關!出境全遭丟棄原因曝

NOWNEWS今日新聞
02

健康堪憂…連體嬰弟弟忠義「嚴重腹脹照曝光」 PO文喊:不會放棄

中天電視台
03

台人遊峇里島遭困!暴雨成「明天過後」 婚禮恐泡湯

TVBS
04

太噁了!LINE新增「一功能」讓台人炸鍋 網喊:拜託不要開放

太報
05

未來一週持續紅通通! 北市明高溫飆38度 熱帶擾動曝光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