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被電動車打得落花流水,專家:德國 20 萬人將失業

科技新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德國曾經占據主導地位的汽車產業,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峻的考驗。博世、採埃孚和大陸集團等主要供應商宣布大規模裁員。經濟學家警告,隨著電動車轉型和需求下降,德國汽車產業可能有多達20 萬個工作機會消失。

據德國媒體報導,從傳統引擎製造商到高科技零件供應商,整個供應鏈都已出現裁員現象。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最近一項研究發現,自 2019 年以來,德國已損失近24.5 萬個工業崗位,其中汽車業的降幅最大。

技術落後、能源政策錯誤

導致衰退的原因是什麼?報導分析,問題核心在於電動車轉型速度過快。德國汽車製造商正投入數十億美元實現產品線電氣化,但這些措施,也導致傳統動力總成生產出現大量冗餘。因為電動車所需的活動零件更少,但軟體更多,曾經依靠活塞環、變速箱和排氣系統蓬勃發展的供應商,面臨訂單萎縮的困境。

除了技術跟不上,國內能源成本高漲,以及全球需求放緩,也正在削弱該行業傳統競爭力。分析指出,這幾年廉價俄羅斯天然氣的突然枯竭,加上政府逐步淘汰核電這一或許目光短淺的決定,導致德國工業企業支付的電費高達美國或中國競爭對手的五倍。

供應鏈被迫裁員

高昂的成本加上對新技術緩慢的適應,迫使汽車製造商採取痛苦的成本削減措施,從關閉工廠到大規模裁員,德國供應鏈無一倖免,包括博世、採埃孚和大陸集團,都宣布裁員計畫,理由是自動化、成本壓力以及主要汽車製造商訂單減少。

規模較小的零件製造商和工具製造商未來前景更加不明朗。許多企業缺乏資源轉型生產電動車零件或軟體,導致人們擔心全國工業帶會出現整合或徹底倒閉的局面。

這並非德國獨有的挑戰,全球汽車產業都在重塑,即使是大力投資電動基礎設施的汽車製造商,為了保持獲利,也在縮減員工規模,只是德國的處境尤其岌岌可危,因為德國經濟嚴重依賴汽車出口。

經濟支柱垮台 20 萬人失業

德國分析師和行業協會警告稱,由於德國汽車製造商面臨需求下降、生產成本高昂,以及向電動車轉型過程中的種種困難,未來幾年可能有多達20 萬個工作消失。

事關重大。德國汽車工業僱用約80 萬人,是巴登-符騰堡州和下薩克森州等整個地區經濟的支柱,20 萬個工作機會的大規模裁減,可能會波及相關產業,從物流、鋼鐵到研發等各個領域都將受到影響。

隨著全球轉型為電動車款的加速,即使是最老牌企業也開始意識到,科技進步是以犧牲人力為代價的,德國接下來的發展可能為歐洲如何進行自身的工業轉型定下基調。

▲ 德國過去10年經濟成長率。(Source:Trading Economics)

德國經濟已兩年負成長,今年也不敢樂觀,雖然明年在政府創紀錄的公共支出後,可望扭轉局面,但經濟學家批評,德國要重回經濟強國的行列,急需制定一套連貫的、更長期的策略,而不是只靠雄厚的資金來進行空想。

(首圖來源:Unsplash)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郭台銘母親辭世/鴻海原始金主初永真 曾助國民黨度過難關

鏡週刊
02

普發萬元商機大! 銀行火力全開''普發1萬變10萬''

民視新聞網
03

他50歲勞保一次領爽花光「還能工作有後路」…被資遣才驚覺4大國家補助全沒了:代價遠超過想像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普發一萬來了!「1縣市」加碼抽獎 最高獨得百萬

EBC 東森新聞
05

普發1萬第二天!登記入帳衝170萬人 這4種狀況「恐無法入帳」

太報
06

郭台銘媽媽初永真辭世享嵩壽100歲 當年標會10萬助兒成就鴻海帝國

鏡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