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政治大地震,川普口中的「共產黨」贏了!34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勝選,「大蘋果」迎來首位穆斯林市長
在堪稱數十年來最撕裂、最受全美矚目的選舉日後,紐約市的政治版圖發生劇烈變動。11月4日晚間9點投票站關閉後,出口民調顯示34歲的紐約州眾議員、民主社會主義者曼達尼(Zohran Mamdani)贏得這場艱苦卓絕的市長選戰,成為這座世界之都的新主人。曼達尼是紐約市超過一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的市長,同時也是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及南亞裔市長。
這場紐約市長選舉的投票人數飆破200萬,創下自196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驚人的投票率不僅標誌著一個全新進步主義政治時代的來臨,更預告了紐約市府與白宮川普政府之間,一場無可避免的價值與權力對決。
一場始於貪腐、終於分裂的史詩選戰
這場驚心動魄的市長爭霸戰,其序幕早在一年前就已拉開。現任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本應是穩操勝券的連任者,卻意外遭到聯邦腐敗指控的起訴,政治生命岌岌可危。儘管川普政府的司法部後來撤銷了對亞當斯的指控,但亞當斯政治聲望已經崩盤,並於今年九月黯然宣布放棄競選,轉而為獨立參選的葛謨站台。
亞當斯的退場,為紐約市長選戰創造了巨大的權力真空。今年六月,曼達尼在民主黨黨內初選中幾乎無人看好,如今竟奇蹟般地擊敗了聲名顯赫的葛謨(Andrew Cuomo,又譯郭謨、古莫)。然而初選失利的葛謨拒絕謝幕,更利用自己的龐大資源與聲望,以獨立候選人之姿捲土重來,將這場選戰升級為三方惡鬥。
選舉的最後幾週,局勢徹底失控,淪為近二十年來最苦澀的政治惡鬥,政策辯論被拋諸腦後,取而代之的是關於「反猶主義」(Antisemitism)與「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的激烈指控,以及來自川普總統的干預威脅。
進步派新星與建制派梟雄的對決
曼達尼與葛謨雖然都有民主黨背景,但兩人向紐約客提出了截然不同、甚至完全對立的城市願景。
曼達尼不僅有印度裔的南亞血統,他更是烏干達移民後裔,代表黨內最激進的左翼力量。他的政見充滿了雄心勃勃的社會主義色彩:對富人加稅,用以支付免費的市區巴士與托兒服務;凍結租金上漲,並建立由市府持有的「平價雜貨店」以對抗通膨。他毫不留情地攻擊葛謨是腐敗的、被醜聞玷污的舊時代政客。他的競選活動迅速點燃了年輕世代與進步派的熱情,使他成為全國性的進步派偶像。
現年67歲的前紐約州州長安德魯・葛謨(Andrew M. Cuomo),則是紐約最負盛名的政治家族「葛謨王朝」的繼承人。他將自己定位為務實、親商、支持警察的溫和派領袖。他反覆抨擊曼達尼是個對治理城市「可悲地毫無準備」的空想家。他試圖說服選民,只有他這樣經驗豐富的政治家,才能在混亂的時代穩住紐約這艘大船。
這場對決,本質上是民主黨內部路線鬥爭的縮影。一方是以曼達尼為代表,要求進行結構性改革的草根左翼;另一方則是以葛謨、乃至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為代表,強調穩定與漸進改革的建制派。
「全球化起義」與性騷擾醜聞:壓垮駱駝的那根稻草
這場選舉中,兩位主要候選人都背負著沉重的政治包袱。曼達尼最大的爭議點,源於他對以巴衝突的鮮明立場。他因最初未能明確譴責「讓起義全球化」(globalize the intifada)口號飽受批評。親以色列的活動人士認為,這個詞彙煽動了針對猶太人與錫安主義者的暴力;而親巴勒斯坦的運動者則將其視為解放運動的同義詞。儘管曼達尼後來承諾不再使用、並勸阻他人使用該詞,但葛謨陣營已抓住此點,猛攻其立場極端。
此外,曼達尼曾公開指責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犯下「種族滅絕」,並宣稱若當選,只要國際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有效,他會下令逮捕任何踏入紐約市的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曼達尼過往批評警察、甚至呼籲「削減警察經費」(defund the police)的言論也被翻出,迫使他在福斯新聞(Fox News)的專訪中,向紐約市警察局(NYPD)公開道歉。這些爭議讓曼達尼在黨內成為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許多民主黨大佬甚至拒絕為他背書。
然而真正壓垮葛謨的,卻是他自己無法擺脫的歷史陰影。2021年,他因深陷多起性騷擾指控,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辭去州長職務,至今他仍否認所有不當行為。美國司法部今年稍早也對他展開新的調查,涉及他在國會作證時,就新冠疫情期間紐約州養老院死亡人數的官方報告所做的陳述是否不實。
更致命的是,共和黨候選人斯利瓦(Curtis Sliwa)的「攪局」。在反曼達尼陣營的巨大壓力下,斯利瓦始終拒絕退選。他雖然民調敬陪末座,但仍穩穩地保住了兩位數的支持率。這些選票絕大多數來自保守派選民,他們本是葛謨在與曼達尼對決時極力爭取的對象。《紐約時報》分析,斯利瓦的存在,幾乎可以肯定地吸走了葛謨的潛在選票,從而間接幫助了曼達尼。
川普的「死亡之吻」
這場選戰最詭異的場景,莫過於現任總統川普公開呼籲選民投票給獨立參選的葛謨,而非共和黨自家的候選人斯利瓦。在深藍的紐約市,川普的「背書」無異於「死亡之吻」,此舉不僅未能幫助葛謨,反而可能進一步疏遠了那些對川普極度反感的溫和派選民。川普對這場選舉的關注,遠不止於此。他曾多次放話,曼達尼當選後他將會出手干預,更說再怎麼樣也不能把票投給「共產黨」。來自川普的威脅,反而激發了曼達尼支持者的危機感。(推薦閱讀)川普輸掉第一場期中考!史班伯格當選維州首位女州長,民主黨溫和派以「鐘擺效應」拿下關鍵勝利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川普第二任期開始僅289天,其全國淨支持率已跌至負18%的歷史新低,比他第一任期的任何時候都更差。無論是在經濟、通膨還是移民問題上,美國民眾對他的施政表現都給予強烈負評。特別是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他的淨支持率從年初的正3%暴跌至負40%。這種全國性的「川普疲乏症」,也為像曼達尼這樣的反建制候選人,創造了有利的宏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