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官僚制度的鐵牆:當央行忘了誰是主人,業務局長還在匆匆忙忙嗎!

勁報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本報記者林瑞明/特稿)

在這個強調「便民」與「數位轉型」的時代,臺灣的中央銀行業務局,卻仍活在紙本時代的官僚迷霧中。近期有民眾反映,繼承人欲領取被繼承人的存款,若有繼承人無法親自到場,除委託書與印鑑證明外,央行竟要求「提供印鑑章及身分證正本」。這樣的要求,乍聽合理,實則荒謬至極。

依照《戶籍法》第56條規定「國民身分證應隨身攜帶,非依法律不得扣留。」更何況身分證屬於個人重要身分憑證,遺失或冒用的風險極高。如今央行竟要求代理人攜帶他人身分證正本及印鑑章前往辦理,這不僅與法律精神相違,更形同強迫人民違法。

央行業務局或許會辯稱:「這是為了防範偽冒、確保安全。」但這樣的說法,不過是官僚主義的老藉口。在今日的金融體系中,科技驗證、雙重身分確認、甚至線上授權機制早已普及。若商業銀行、地方法院、公證處都能以更靈活的方式處理繼承事務,為何央行這個「國家銀行」反而要人民回到上個世紀?

更令人遺憾的是,這並非個案,而是一種典型的「心態」。
央行作為國家金融權力的象徵,本應以專業與公正為榮,但如今卻在基層行政上表現出冷漠、僵化、缺乏常識的官僚氣息。他們要求民眾提供不合情理的文件,卻不願思考這樣的要求是否違法或不合理。結果不是保障人民權益,而是讓人民在制度中無所適從。

陳情人反映:「於2025年11月5日親自前往辦理被繼承人存款領取事宜時,竟遭貴局大小公僕惡言相向,甚至吆喝警衛前來,似有意將陳情人移送法辦。此等態度與作為,已非單純行政疏忽,而是權力傲慢的具體展現,貴局公僕的惡劣行為竟不如一個戶政單位看到民眾來洽公會倒茶水的公僕,貴局公僕的行為著實令人痛心!」

真正可怕的,不只是這一張身分證,而是背後那種「我最大」的行政思維。
當國家機關忘了行政的本質是「服務」,忘了權力的來源是「人民授權」,那麼即使口口聲聲喊著「金融創新」、「便民措施」,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事實上,許多銀行早已改採視訊見證、電子授權或多方確認機制,既保障安全,又尊重程式。而央行業務局卻仍堅守在文件、印章與正本的堡壘裡,把人民當成潛在的「作假者」,把程式當作權力的象徵。

我們必須嚴肅地說:這不是謹慎,而是懶惰;不是依法行政,而是制度怠惰的偽裝。
一個要求人民違法才能辦事的制度,才是真正的國家風險。

央行若仍抱持「這是我們多年慣例」的心態,拒絕改革、拒絕面對社會現實,那麼這樣的機構,即使財務再穩健,也終將失去人民信任。國家的敗壞,往往不是從民間開始,而是從權力者自絕於民意那一刻起。

央行應該記得,它不是權力的象徵,而是公共信任的守護者。
而守護信任的第一步,就是停止那種讓人民「被迫違法」的荒謬要求,回到法理與人性並重的行政正軌。只有這樣,政府機關才能真正贏回尊重,國家也才不會在制度的冷漠裡逐漸敗壞。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學生回憶沒了…曾是潮流地標!「小西門町」淪死城 滿街「出租空店」在地人曝原因

鏡週刊
02

鳳凰將升級中颱 氣象署估10日發布海警

中央通訊社
03

鏡片這樣洗最安全 延長眼鏡壽命!眼鏡行老闆教「正確洗法」

TVBS
04

直擊/黃昏市場湧「買豬肉潮」!店家曝每斤貴10元跑不掉

三立新聞網
05

營養午餐出現「泡麵蒸蛋」學生傻眼 校方回應了:滿意度九成

三立新聞網
06

不是鳳梨酥!外媒點名「台灣1零食」不普通:送禮好選擇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