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熱潮推升全球十大富豪財富暴增,科技紅利為誰而生?
9 月甲骨文公司創辦人賴瑞·艾利森(Larry Ellison)一天內財富暴增超過 1,000 億美元,身價一舉達 3,930 億美元,瞬間超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成為全球首富。這驚人單日暴富事件只是人工智慧熱潮推升超級富豪財富的縮影。
Bloomberg 資料顯示,2025 年以來全球排名前十大富豪的身家合計增加超過 5,230 億美元,幾乎全拜 AI 概念的市場樂觀情緒所賜。僅一個樂觀交易日,十位億萬富翁便能合計進帳 450 億美元,將總財富推升至約 2.5 兆美元的天文數字──這十人身家總和相當於甚至超過整個亞馬遜企業價值。
AI 熱潮下超級富豪財富飆升
十大富豪中,甲骨文公司董事長賴瑞·艾利森以 AI 基礎建設業務為引擎,個人淨資產今年激增 1,500 億美元,達 3,430 億美元,高居增幅榜首。Alphabet 共同創辦人賴利·佩吉(Larry Page)與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各增加逾 600 億美元財富;Meta 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亦雙雙進帳超過 500 億美元。此外,PC 電腦先驅麥可·戴爾(Michael Dell )、微軟前執行長史蒂夫·巴爾默(Steve Ballmer)、首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今年也各自增加超過 300 億美元身家。LVMH 集團總裁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與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分居第九、第十位,兩人財富同樣上升 190 億與 110 億美元。
2023 年底以來的 AI 概念熱,讓美股呈現極端的結構性上漲,各大指數漲幅幾乎八成來自 AI 相關公司。甲骨文股價年初至今飆漲近 70%,Alphabet、輝達和戴爾電腦的股價上漲逾 40%,Meta 與微軟也超過 25%。除了 LVMH 集團總裁外,這些富豪皆是全球頂尖 AI 科技公司的主要股東,AI 樂觀情緒推升的股價直接反映至持股價值,令身家水漲船高──資本市場對 AI 前景的憧憬源頭,正匯聚成為少數巨富的財富洪流。
除了這些早已名列前茅的科技巨擘外,AI 浪潮也持續催生新的富豪階層。Bloomberg 報導,最近幾年興起的大批 AI 新創公司,有 29 位創辦人晉升為億萬富翁,且公司幾乎全是過去五年內成立。如 OpenAI 崛起使投資人和高層身家暴漲,Anthropic 估值飆升到數百億美元;這些新創企業創辦人藉股份增值,財富快速積累至十億美元。光 2024 上半年,OpenAI、Anthropic 等 AI 獨角獸經融資創造了數十位新科億萬富豪。AI 創投的熱錢如潮水般湧入,成就新一代財富新貴。
財富集中加劇社會不公平?
當超級富豪在 AI 浪潮賺得盆滿缽滿,全球財富高度集中的現象引發對貧富差距擴大和社會公平的強烈憂慮。樂施會(Oxfam)年初達佛斯論壇報告,2024 年全世界億萬富翁的財富合計暴增 2 兆美元,增速是 2023 年三倍;這意味著億萬富翁們每日平均淨賺 57 億美元。更令人瞠目的是,全球最富有的 10 名男性在 2024 年平均每天進帳將近 1 億美元,且即使他們一夜之間損失掉 99% 的財富,仍然是坐擁億萬資產的富豪。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份報告說 1990 年以來,生活在世界銀行定義貧困線(每日 6.85 美元)以下的人口幾乎沒有減少,仍有約 36 億人、占全球 44% 人口每日生活費不足 6.85 美元。換言之,將近一半地球人口仍掙扎在溫飽線上,金字塔頂端的富豪財富卻呈爆炸式膨脹。貧富差距的鴻溝不僅沒有隨技術進步縮小,反而有日益擴大的態勢。
不平等問題研究者查克‧柯林斯(Chuck Collins)指出,當今經濟體制的設計使有錢人愈來愈富有,一般勞工的生活卻舉步維艱。他表示,美國最富有 10% 人口掌控 93% 股市財富,多數普通人並未從資本市場的繁榮受益。Oxfam 報告也強調,全球超大財富其實多數並非靠白手起家創造:超過 60% 億萬富翁財富來源是繼承、裙帶關係或壟斷特權,屬於「拿來的財富」而非「賺來的財富」,壟斷利潤就占約 18%。
財富高度集中的不公平感,轉化成要求改革的呼聲:查克‧柯林斯表示,當前體制下富豪的影響力已觸及政治與輿論領域:「他們買下私人飛機和多處豪宅,現在則買下參議員和媒體。」他警告,世界正在步入富豪主導並榨取剩餘價值的「超級掠奪」新階段,若再不採取糾偏措施,無節制擴大的財富不平等恐將侵蝕民主社會的基石,導致更嚴重的社會撕裂和政治極化。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