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三高 深夜加班後昏倒腦中風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隨著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改變,近年45歲以下年輕型中風病人逐年增加,不再是長者專屬的疾病。一名45歲男性T先生,長期罹患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在一次深夜加班返家途中突感不適昏倒,緊急送醫後確診為左側腦中風,導致右半身癱瘓。所幸在醫療團隊即時處置與照護下,病情穩定,後續接受復健治療。
新竹台大分院表示,在跨專業團隊評估下,T先生接受包含物理治療、職能訓練、語言治療與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在內的綜合性療程。經數週密集治療後,他已可自行行走與進食,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改善,逐步邁向回歸家庭與工作的目標。
新竹台大分院復健部醫師程聖浩指出,中風不只是肢體障礙,而是整個人生節奏被迫停下來,希望透過整合性療程,幫助病人從急性期過渡到重建期,盡早恢復生活功能。
程聖浩說,病人進入復健階段後,由復健專科醫師統籌整體療程,結合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與語言治療師,針對肢體活動、日常功能、吞嚥、認知與語言溝通等不同面向,進行全面性的評估與復健治療。亦依個別需求評估引入rTMS,透過磁場刺激大腦皮質區域,促進神經網絡重建與可塑性調節,提升整體復健效果。
臨床研究顯示,rTMS可調節大腦皮質的活動,結合復健訓練可有效促進中風後的功能恢復。雖目前為仿單標示外使用,且健保亦未給付,仍為病人提供一項非侵入性、具實證基礎的治療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