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需要歲修 但馬祖緊急醫療後送不能「開天窗」
外離島的醫療後送,是一條平時看不見、關鍵時刻救命的生命線。當急症發生,分秒都重要。大家都明白,颱風、東北季風、濃霧等天候因素,偶爾會讓醫療專機無法起降;真正讓人不安的,卻常常不是天氣,而是直升機的「維修保養」。每逢歲修,動輒一個月以上時間,馬祖的空中轉診服務出現空窗期,令人不禁感嘆:難道馬祖居民的醫療權益,得跟著直升機歲修時程而停擺?
今年 9 月 18 日,東引一名婦人疑似腎結石合併感染,衛生所評估需緊急送醫,偏偏醫療直升機在維修,只能改由海巡艦艇跨島送至南竿。類似情況接連出現:8 月西莒有鄉親突發膽囊炎、9 月初東引居民中暑昏迷、東莒居民車禍重傷,短短不到兩個月,多起急重症病患,都因直升機歲修,只能採更耗時、更辛苦的運送方式。
歲修不是問題,沒有備援方案才是大問題
由於負責空中轉診服務的凌天航空直升機,自8月初起進行年度歲修,馬祖地區四鄉五島居民若突發重大傷病,必須轉診至南竿的縣立醫院或台北大型醫院,只能仰賴海巡單位船隻,或者由內政部空勤總隊協助,大老遠從台灣臨時調派直升機支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同樣的場景,近年來屢屢上演,卻遲遲未見公部門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
直升機需要保養維修,飛安基本功不可或缺。然而,維修期間,若能預先做好配套措施,就能確保醫療後送服務不至於中斷。同樣是外離島,金門的備用制度就相對健全,駐地醫療專機遇上維修,承攬業務的民航業者,依合約規定就必須提供備用機。
其實,馬祖在2018年以前,也曾享有備用機的服務與保障,但自從新廠商進駐後,備用機制度無疾而終,不只讓馬祖居民醫療權益受影響,就連澎湖縣(亦由同一家廠商承攬)也跟著一同被拖下水。令人疑惑的是,明明有成功範例在前,為何近幾年馬祖卻大開倒車,緊急醫療後送越做越退步?縣府任憑業者擺爛,馬祖老百姓情何以堪?
海巡、空勤總隊頻繁救火,承包商責任何在?
馬祖居民要的不是特權,只是同等的安心保障。我們了解,無論是出動海巡弟兄緊急接送,或者空勤總隊從台灣派機支援,相關單位都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這終究只是動用公部門資源「補破網」,幫目前的承包商善後。關鍵在於,單靠一台駐地直升機,一旦機械故障或歲修,空中轉診服務停擺,馬祖四鄉五島居民就被迫面臨醫療風險。更遑論暑假旅遊旺季期間,如果遊客發生意外而無法獲得良好的醫療後送服務,恐怕有損馬祖的觀光形象招牌。
近兩個月以來,持續發生的急重症病人緊急醫療後送事件,無非顯示馬祖空中轉診服務出現了空窗期,而且類似的情況,很可能也會發生於同樣沒有備用機制度的澎湖縣。
若要根本解決問題,不再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衛福部應當會同金馬澎湖三縣地方政府制定統一規範,要求承攬空中轉診服務的民間廠商,歲修期間必須提供備用機,確保直升機全年無間斷進駐,如此才能降低風險,確保緊急醫療後送不至於「開天窗」。
※作者為馬祖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