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甲狀腺癌晚期接續抗癌新契機!標靶藥物接力治療,與病魔抗衡延長新希望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09月23日08:48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甲狀腺癌晚期接續抗癌新契機!標靶藥物接力治療,與病魔抗衡延長新希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報告,甲狀腺癌是台灣第八大癌症、在女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四,為國人常見癌症之一,多數人認為甲狀腺癌為最溫和的癌症,若能及早發現並透過手術治療,大多數患者整體預後相對良好,長期存活率也相當高。然而,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景淵醫師表示,一旦甲狀腺癌病程進展至晚期,癌症復發或遠端轉移,甚至對放射碘治療無效,病人往往面臨「治療選擇有限、經濟負擔沉重、生活品質下降」的三重挑戰。

過去即便有一線的健保給付標靶藥物可延緩病情,最終仍難以避免惡化風險,而其他藥物如免疫治療或其他大多數標靶藥物則需要自費,令病友與家庭常陷入長期抗癌的煎熬。

所幸,近期有越來越多的甲狀腺癌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患者有一線以及二線的標靶藥物治療,使甲狀腺癌接力治療變成可能。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蔡慧珍醫師分享,根據臨床數據,新標靶藥物成為臨床治療的新選擇,為患者帶來持續抗癌的契機。納入健保後,減少患者因經濟壓力而中斷治療的困境,讓病友有機會兼顧治療成效與生活品質,迎向長期控制疾病、重拾日常生活的希望。

甲狀腺癌早期預後良好,晚期或復發病友治療選擇陷困境

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景淵醫師表示,多數人認為甲狀腺癌相較於其他癌症,是相對「溫和」的癌症。病人若能在早期發現,通常在接受手術治療後,即可有效移除腫瘤,病程控制良好,長期存活率高,許多患者甚至能恢復正常生活。這也是為什麼在一般大眾的印象中,甲狀腺癌被認為是「預後最佳」的癌症之一。

然而,王景淵醫師指出,部分甲狀腺癌病人會發生局部復發或遠端轉移,更有大約有5-15%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對放射碘治療無效,當癌細胞轉移至肺部、骨骼或其他器官時,疾病控制的難度大幅增加,預後相對較差。對這些患者而言,治療選擇變得有限,而標靶治療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

目前健保給付兩種一線標靶藥物,但部分患者治療一段時間後對藥物產生抗性,也可能因為接受標靶藥物後出現較嚴重的副作用,如嚴重的手足皮膚反應、腹瀉、蛋白尿或腎功能下降等症狀而影響治療,面臨停藥或需要自費使用其他標靶藥物的困境。越來越多的標靶藥物納入給付,確實可以幫助到病人接受更為完善的治療。

王景淵醫師說:「這類病友往往需要仰賴長期藥物治療控制,過程中若療效不佳,或因副作用導致無法持續服藥,是疾病控制的一大挑戰,也對病人的生活品質造成沉重衝擊。」他強調,許多患者同時背負高額藥費壓力與持續治療的痛苦,可能因經濟因素被迫中斷療程,進一步陷入惡性循環。因此,如何提供更有效且可近性的治療選擇,成為晚期甲狀腺癌照護中需被解決的課題。

標靶藥物接力助病友迎來轉機,再續抗癌路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蔡慧珍醫師表示,對放射碘治療無效或不適合接受放射碘治療,且先前已使用過標靶藥物後,仍出現疾病惡化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而言,臨床上迫切需要更多標靶藥物接力治療。隨著越來越多標靶藥物被納入給付,將有助提升臨床療效與照護品質,延續患者的治療希望。

標靶藥物接力治療,為甲狀腺癌晚期治療開創新局

醫師呼籲民眾,若出現頸部腫塊或聲音沙啞等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若確認為甲狀腺癌,早期治療往往能夠獲得良好控制。而對於已走到晚期,甚至歷經多次治療挫折的患者而言,健保新增接續治療的選項,不僅象徵醫療進展,更讓患者不必再為龐大藥費卻步,藉由健保制度的支持,更多患者得以無後顧之憂地接受治療,持續與病魔抗衡,為甲狀腺癌治療開啟新的篇章,也為病友與家庭帶來更多勇氣與希望。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