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再陷財務黑洞!5億美元鉅債纏身、股價暴跌25%,百年底片之王命懸一線?
重點一: 柯達因無法償還約5億美元債務,在最新財報中發出「持續經營能力」疑慮警告,引發市場對公司生存危機的擔憂。
重點二: 為應對財務困境,柯達計畫終止其退休金計畫,並藉由清算計畫資產獲得約5億美元現金,以償還債務。
重點三: 儘管柯達執行長表示對未來仍具信心,並積極轉型至製藥等新業務,但其第二季淨虧損達2,600萬美元,營收也較去年同期下滑1%。
曾為攝影界代名詞的影像公司柯達(Eastman Kodak),走過破產風波,如今再度陷入營運財務危機。
這家擁有133年歷史的老牌企業,在最新發布的財報中發出嚴正警告,由於虧損不斷增加,缺乏足夠流動性資金償還即將到期的約5億美元債務,使其持續經營能力出現「重大疑慮」。
根據柯達財報,2025年第二季,營收為2.6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 去年同期的2,500萬美元獲利,大幅轉為淨虧損2,600萬美元 ;同時,公司現金餘額銳減4,600萬美元,僅剩1.55億美元,而未來12個月內即將到期的債務高達約5億美元, 導致公司股價在8月12日美股盤中暴跌超過25%至每股5.04美元 。
為了籌措償還債務所需的資金, 柯達正計劃終止公司退休金收入計畫,清算退休金計畫資產,預計可為公司帶來約5億美元的現金 ,用以償還大部分長期債務,但員工權益的道德爭議也隨之而來。
柯達財務長大衛.布爾溫克(David Bullwinkle)對此表示,公司將協調並滿足所有退休金參與者,預計今年12月前完成資產清算。他強調,這項行動是公司債務償還計畫的一環,旨在強化資產負債表並降低年度利息成本。
柯達的困境並非首次,這家曾經主導全球影像產業的傳奇企業,曾在2012年聲請破產,如今面臨又一次的存亡之際,為何走向如此田地?
延伸閱讀:錄音帶王者變AI新贏家!日本TDK「耗時16年」登手機電池龍頭:90歲老廠如何重返巔峰?
百年老牌的數位轉型之痛:與下個百年輝煌失之交臂
根據《Forbes》報導,柯達的衰敗原因常被視為企業轉型失敗的經典案例。諷刺的是, 柯達的衰落並非因為缺乏創新,而是因為無法擁抱自己發明的技術。
柯達於 1888 年由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創立,他簡化攝影流程,讓攝影從專業技能普及到大眾市場。在 1970 年代,柯達一度佔據美國底片市場 90% 及相機市場 85% 的驚人市佔率。
早在 1975 年,柯達工程師就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數位相機的原型機,但公司高層的反應:「這很可愛,但別告訴任何人」,並選擇繼續發展既有的底片業務,也為柯達日後在數位時代的困境埋下了伏筆。
從技術層面的誤判、僵化的決策文化到錯誤的領導者選擇,都讓柯達未能抓緊最關鍵的數位轉型機會。 最終,柯達的市場價值跌至約 1.4 億美元,並在多年掙扎後聲請破產,黯然退出相機製造業務,轉而專注於商業包裝、印刷和製藥原料等領域。
拓展多元業務續命,製藥業務前景未明
轉型之痛似乎尚未了結、最新財報雪上加霜,但柯達執行長吉姆·康丁尼扎(Jim Continenza)試圖展現樂觀,強調公司在應對不確定商業環境的同時,仍持續推進長期計畫。他也指出, 公司業務並未受到關稅的實質性影響,因為大部分產品,包括底片、油墨及製藥原料等都在美國本土製造 。
另一方面,柯達近年來積極尋求業務轉型,特別是將紐約的製造工廠轉型為製藥原料生產商,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註冊許可。
然而,這項新興業務的規模化和成長仍需要大量的時間與資本投入,對於目前深陷流動性危機的柯達而言,能否在持續虧損和龐大債務的雙重壓力下,開闢可行的生存之道,仍有待時間證明。
延伸閱讀:一條590元運動褲,揭開好市多2.5兆元「隱形印鈔機」:潮牌lululemon為何怒告科克蘭?
Burberry裁員1,700人!撙節開支讓股價倒漲逾25%:百年經典格紋,為何魅力不再?
資料來源:CNN、MarketPulse、Forbes、The Phoblographer
延伸閱讀
Webtoon一日暴漲81%!合作迪士尼推「美式條漫」:蜘蛛人、星戰⋯還有哪些重磅IP?
UCM是什麼?華為憋了一年的AI大計:它如何解決AI回應「貴又慢」的問題?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