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吃身體不發炎!張忠謀也這樣吃 抗癌抗病全攻略
151 觀看次數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現代人深受各種文明病困擾,如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癌症、糖尿病、心臟病等,這些疾病的前身都與發炎和氧化壓力有關。如果能及早發現身體出現慢性發炎的徵兆,就能降低罹患這些疾病的風險。
慢性發炎的症狀不易察覺
慢性發炎的症狀通常較難察覺,可能表現為不明原因的不適、疲倦、肥胖(尤其是腹部)、消化不良、皮膚問題等。這些症狀雖不構成明確疾病,卻反映身體正在發生某些變化,與慢性發炎有關。慢性發炎可能引發低燒,並促使免疫細胞釋放有害物質,進而影響細胞修復,導致基因突變和疾病風險升高。
看更多:全球74%死亡竟是慢性發炎惹的禍?醫曝腸道發炎警訊 出現這症狀別輕忽
飲食習慣影響發炎反應
張家銘強調,飲食習慣與慢性發炎密切相關。經常食用高脂、高糖、超加工食品等垃圾食物,容易引發身體的發炎反應;相反地,攝取正確的食物有助於降低慢性發炎。十字花科蔬菜是抗癌的優等生,其中又以青花菜(綠花椰菜)最具代表性。
青花菜含有豐富的蘿蔔硫素,能抑制慢性發炎相關的生物途徑,降低癌症風險。值得注意的是,蘿蔔硫素濃度最高的部位是梗與梗皮之間的那一層,因此切削時不宜切得太深,以免浪費營養成分。青花菜可以涼拌或熬湯食用,對健康大有助益。
水果皮富含抗氧化物質
另一個常被忽略的部位是水果皮,如蘋果皮。蘋果含有多種抗氧化和抗發炎成分,其中又以果皮濃度最高。因此,張家銘建議盡量不要削去蘋果皮,可用軟布清洗去除農藥後直接食用。其他如橘子皮、葡萄籽等,也富含類似的有益成分,丟棄十分可惜。
看更多:果皮別丟!蘋果皮、葡萄籽、柑橘皮可穩定血糖、降血壓、抗發炎
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
水果中的膳食纖維也不容小覷,它是腸道益生菌的重要「住家」。益生菌分解膳食纖維,產生的代謝物會與腸道淋巴細胞互動,進而影響全身的免疫反應和慢性發炎程度。因此,多攝取蔬果纖維,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相平衡,促進整體健康。
木瓜富含多酚類化合物
木瓜是另一種對健康有益的水果,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是其愛好者之一。木瓜含有多酚、類黃酮等抗氧化和抗發炎成分,纖維質地較軟,可抑制不必要的慢性發炎,增強有益的免疫反應,具有抗癌功效。
免疫力與癌症的關聯
張家銘解釋,身體每天都會產生少量癌細胞,通常會被免疫細胞及時清除。然而,當免疫功能受到慢性發炎影響時,癌細胞就有機會逃過監控而增生。因此,控制慢性發炎是預防癌症的關鍵,而飲食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甘露糖可誘發癌細胞凋亡
近期有研究發現,甘露糖可預防膀胱癌。癌細胞偏好葡萄糖,但攝入甘露糖後會引發錯誤的代謝反應,導致癌細胞發生「焦亡」,不僅自我毀滅,還會吸引免疫細胞前來清除附近的其他癌細胞。甘露糖天然存在於多種水果中,如蔓越莓、蘋果、橘子、桃子等,也可以甘露糖粉的形式補充。
看更多:這種糖有助對抗膀胱癌!4水果含甘露糖 讓癌細胞自我毀滅
增加抗癌食物的方法
張家銘建議,每天至少攝取一碗蔬菜和一些發酵食品,以補充膳食纖維和益生菌。烹調時儘量保留菜梗等營養豐富的部位,可用來涼拌或打汁。此外,將蘋果皮、柑橘皮等製成果昔或茶飲,也是攝取抗癌成分的好方法。
慢性發炎的危害
慢性發炎會刺激免疫細胞釋放細胞激素,干擾細胞修復過程,導致基因突變或功能受損,進而引發癌症、糖尿病、心臟病、失智症等疾病。飲食習慣、腸道菌相、免疫反應環環相扣,共同決定身體是否處於慢性發炎狀態。
張家銘總結,多攝取蔬菜、水果、優質油脂等,少吃超加工食品,並注意補充益生菌及其「食物」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慢性發炎風險,遠離各種文明病的威脅。
看更多:提高記憶力和免疫力!每天聞它幫大腦降發炎 啟動免疫開關
◎ 攝影/林哲鴻.李孟淵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張家銘醫師
自動播放下一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