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會拍VR電影的導演!台灣導演陳芯宜於威尼斯影展二度獲獎,《雲在兩千米》 勇奪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大獎
作品橫跨大銀幕、電視劇集與紀錄片,以《流浪神狗人》、《四樓的天堂》等作品聞名的台灣導演陳芯宜(Singing Chen)可說是當今全球最會拍攝VR(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電影的影像工作者了——他的最新VR電影《雲在兩千米》剛拿下2025年「威尼斯影展」(Venice Film Festival)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Venice Immersive competition)中的「最佳沉浸體驗大獎」(Venice Immersive Grand Prize)。
這也是陳芯宜繼2022年《無法離開的人》之後,再次獲得同一獎項殊榮。
本屆威尼斯影展期間,《雲在兩千米》於8/27至9/6展映,場場爆滿,現場一票難求,每天一開館就湧向大量觀眾登記候補名單,口耳相傳的熱潮甚至蔓延至周邊店家,諸多餐館老闆紛紛前來一探究竟、排隊觀影,意外成為水都近日全民熱議話題。
影展沉浸式單元策展人Michel Reilhac也分享第一次觀影的震撼,當時他與共同策展人Liz Rosenthal 在選片階段一同觀看《雲在兩千米》,待劇終拿下頭戴顯式裝置後,兩人看著對方一時說不出話來,之後不約而同地發出讚嘆,他認為,陳芯宜打破了當前電影工業的創意展現,創造一種以空間來講述故事的獨特方法,觀眾透過走動探索的方式,不只從眼、耳、心去感受電影,而是就整個身體去體驗電影的發生。
「這可能是我們看過最有力道的、關於悲傷的作品之一。」Michel Reilhac說道。
改編自作家吳明益短篇小說
《雲在兩千米》由公共電視及行者影像出品及製作,高雄市電影館、三餘創投聯合出品,並由德國Reynard Films聯合製作,獲得德國FFF Fund與SLM Fund 支持。
本片改編自吳明益小說《苦雨之地》中的同名短篇,故事描述律師關(莫子儀 飾)在妻子(姚以緹 飾)意外過世之後,無意間發現妻子遺留的未完成小說,因為思念與好奇,關循著妻子的文字走進台灣山林,進入妻子的潛意識,使記憶、現實與神話逐漸交疊。這是一段記憶與現實交錯、重新連結與尋找的療癒旅程。
原著作者吳明益也率先觀賞過作品,他認為,本片揭示了文字與影像之間的共鳴:「看著自己的作品轉譯成從未想像過的畫面,像是目睹了新藝術語彙的創世紀。導演讓故事的語言完成一次翻新,這激發了我想與之對話的慾望。」
VR技術與電影美學的雙重挑戰
本片的VR展場設計以台灣森林為靈感,當觀眾摘下頭顯時,耳邊會持續傳來夜晚山林的聲音,還會收到台灣香氛品牌「HANSCHIU瀚思」獨家設計的專屬香氛卡,品牌調香師Hans將其形容為「把台灣山林的空氣摺疊進香氛片裡」,並強調香氣能在觀影後持續兩、三天,宛如觀影後的餘韻,持續與觀者對話,讓電影體驗延伸至時間與空間之外,成為記憶的一部分。
早在7月中旬,《雲在兩千米》宣布入圍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單元時,導演陳芯宜便與外界分享該片製程甘苦,就技術層面來說,本片的確比《無法離開的人》擁有更多需要克服的技術挑戰,尤其本片講求「單人自由移動」的VR體驗,導演形容,就像是「在程式與數學之間找到美學的平衡」。
頒獎典禮上,陳芯宜將榮耀歸於原著作家吳明益與電影團隊——包含製片宋沁諠、VR總監全明遠、主程式設計師黃郁傑、技術美術林依依以及技術設計師謝潔明,每一位都參與了這趟艱難卻充滿創造力的旅程。
導演表示,《雲在兩千米》是一個關於悲傷、記憶、愛,以及台灣獨特文化的故事,他將自己在影視、劇場與沉浸式創作中的經驗融入這部作品,之所以透過VR呈現,亦是由衷希望能讓觀眾完全走進故事之中,以全新的沉浸式體驗感受這段關於失落與連結的情感歷程。
接下來,《雲在兩千米》將會在今(2025)年10月「高雄電影節」的XR沉浸式影像大展「XR DREAMLAND」,有興趣的影迷不妨密切關注相關消息,以便在第一時間體驗這部揚名國際的VR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