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高層指導無人機軍民共規 採購數比10萬架「多很多」
美軍要在第一島鏈要以無人載具打造「地獄景象」,國防部在此架構下,要如何推動不對稱與韌性防衛戰力?據證實, 國安高層最新指導,要以「軍民共規」方式建置無人機(船),以加速戰時「平戰轉換」。
「軍民共規」是行政院經與公共工程會討論後,指定由中科院、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共同研議,將列出AI指揮、通訊、網狀化操作、連網等共同規格後,再進一步打造共通、開放性架構的載台。
行政院同時依此方向布局無人機產業發展計畫,規劃先投入約500億元,由國防部將自明年起大買5萬架無人機。
據證實,除了國防部之外,其他各部會包括海委會、交通部、教育部等單位,規劃也要採購約5萬架,未來需求量會「極大化」,軍用與其他政府部門合計,會比目前所知的10萬架還「多很多」。
加速戰時平戰轉換,未來有2X2設計
「事實上,美國也是朝此方向發展。」知情人士解釋,美軍所設定的「地獄景象」,就是要以無人機來當做絕殺共軍的「拳頭」,「軍民共規」,就是「平戰轉換、軍民通用」。
亦即,國軍與各部會所使用的無人機,都會在共同規格下進行生產,戰時動員各部會所使用的無人機,只要重新灌上新的軟體,就可以如烏克蘭一般,馬上就可以投入戰場,由士兵來操作。
「未來還有2X2的設計。」據透露,包括屬於「大腦」的AI控制晶片,以及傳輸通訊這兩大類,這兩大類在未來都會再進一步區分為基礎、高階兩大區塊,以適應不同任務與難度的作戰需求。
台灣雖然有「電子五哥」優勢,同時在今年台北國際暨航太展中,國內外廠商熱鬧搶進這塊市場,只是還有四大關鍵問題有待克服。
四大關鍵待克服,要避免打落後戰爭
首先,台灣無人機產業對關鍵核心關鍵晶片、控制軟體、GPS模組、熱成像、定位晶片與視訊傳輸系統等核心零組件,目前仍依賴盟國進口。
其次,未來在這軍用與民用的10萬架無人機都起飛後,有如10萬隻眼睛,回傳的海量數據,由誰來管理和比對?不同單位如何資訊共享?
第三,是否需要布局超級電腦?甚至是要形成共同作戰圖像,以及搭配海馬士多管火箭等系統同步作戰,都有著諸多重重挑戰有待克服。
第四,則是立委所關切的,部隊要由誰來操作?同時無人機技術更新「換代」極快,如此快速大量採購,未來有可能還是會打一場「落後的戰爭」,戰時應由民間徵用即可。
此外,軍備局公告的規格被質疑過低,設定不符台灣戰場需求,目前傳出要先通過概念性驗證(POC),也就是會再提高標準後,廠商才能據此取得競爭最有利標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