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短暫和氣?美國智庫專家警告:雙方合作恐難持久
Newtalk新聞
美中關係近來看似「和平」,但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經濟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投書《時代》雜誌警告,這種氛圍恐怕只是短暫現象。雙方之所以表現出友好姿態,主要是因為符合當前的短期利益,一旦北京在談判中讓步不足或施壓過度,美國可能立刻回到強硬立場。
甘思德指出,雖然川普在第二任期初期曾對中國祭出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但近四個月來態度急轉彎,努力對北京展現善意。雙方在5月於日內瓦達成90天的貿易戰停火協議,至今仍然延續;白宮甚至讚許中國在談判中展現「合作與靈活」。同時,美方並未依法律強制封殺TikTok,並允許輝達(Nvidia)、超微(AMD)等企業持續向中國出口先進晶片。
他分析,美國立場軟化的背後有三大原因:首先,北京以稀土出口管制等方式成功反制美方壓力,形成「川普總是退縮」(TACO)的模式;其次,兩國領導人都需要透過緩和對抗來提振國內經濟信心——中國正受制於產能過剩與削價競爭,美國雖然經濟數據改善,但民眾仍憂心通膨、財政赤字及出口市場流失;最後,雙方都希望為今年秋天可能舉行的「川習會」鋪路。
川普希望在峰會中取得「促進國內投資、阻止芬太尼氾濫」等政治成果,而習近平則維持「欲擒故縱」姿態,並要求事先規劃會談細節。
不過,甘思德提醒,美中目前的「和氣」難以持久。雙方根本不認為可以建立長期合作,也沒有意願提供戰略性保證。一旦中國試圖施壓或讓步不足,川普很可能激烈反彈,美國政策將再次轉向強硬。
他最後指出,川普政策向來充滿不可預測性,這使得任何對美中關係的評估都帶有風險。除了中國之外,其他國家、企業與市場也必須為下一波可能的衝突升級做好準備。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