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鄉強制撤離仍釀14死 消防署:檢方介入調查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賴于榛台北25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針對為何強制撤離範圍內仍有14人罹難,消防署長蕭煥章說,檢察官已介入調查,針對事故點位置、撤離作業有沒有照原來計畫執行等,如果沒有實際執行,後續都會被追究相關刑事或行政責任。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死傷,對於撤離執行不力的批評,花蓮縣府昨天表示,這次內政部新創「垂直避難」可在2樓以上就近避難,讓很多人自認家中夠安全,無法強迫。
蕭煥章今天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指出,在堰塞湖溢流前,截至9月23日下午1時30分,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影響範圍安置人數,包括花蓮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戶數共1837戶、實居人數8524人,收容安置所共3處、185人,依親3100人、垂直避難5239人。
蕭煥章說,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部水災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及花蓮縣水災保全計畫中,分別都有採取收容安置、依親與垂直避難3種措施。
蕭煥章表示,花蓮縣水災保全計畫就指出,疏散撤離是指,居民自住處平面疏散撤離至指定安全避難所、親友家,或垂直疏散至自家或同樓層2樓以上的安全處所。
蕭煥章指出,這是地方政府第一線的計畫,地方政府這次在接收到疏散撤離1837戶資料後,就要實際執行,而若花蓮縣有需要資源,中央也會完全依照需求協助。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也補充,如果家中沒有2樓以上的樓層,就不能採取垂直撤離,必須離開住所。
針對強制撤離範圍內為何仍有14人罹難、且多在1樓。蕭煥章說,地檢署檢察官已介入調查,針對事故點是平房還是樓房,撤離作業有沒有照原來水災管理等計畫執行等,如果沒有實際執行,後續相關刑事或行政責任都會被追究,因此後續可能有許多調查要進行。
內政部長劉世芳也說,災害應變中心結束後,會再檢討行政作業疏失,或告警系統、多元簡訊是否不夠、以及下次挑戰如何精進等,都會滾動檢討。
對於政院是否要成立調查小組,李慧芝則說,對於14人罹難部分,檢調已經介入,而對中央來說,現在救災是分秒必爭,災後救援也是首要之務。(編輯:林興盟)11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