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母親的善意竟成了女兒的惡夢……太晚才知道,愛更多的是節制

三采文化

更新於 2024年12月14日08:39 • 發布於 2024年12月21日12:00

編按:各大書店暢銷作家 張西,曾以為30歲的自己能事事優雅,命運卻令她感到節節敗退,短短一年間接連遭遇至親離世、母親遭詐騙背債、健康噩耗等種種失去。在新書《有時幸,有時傷》中,張西坦誠的溫柔書寫下失去後的生活,並重新詮釋生命中的幸與傷。

文:《有時幸,有時傷》張西 著/三采文化

再見之必要

母親和妹妹們開始期待著年底的英國之旅,母親是最先提議的。

我的第一個畢業典禮,母親那時候還是幼稚園的園長,少子化來臨以前,學校的禮堂有一百多個身形短小的小朋友胸前掛著紅色胸花。母親辦得盛大,不是因為那一年有我,愛著孩子的她每一年都是如此用心,兒時記憶裡我們常常在週末被母親帶去幼稚園陪她剪紙、手做海報,禮堂裡所有的裝飾幾乎都是她親手製成。自己幼稚園畢業那天發生了什麼,我反而忘了。

小學畢業典禮那天,剛好是台北一○一購物中心開幕,典禮結束後,父親和母親載著我去一○一,和城市的人們一起參與一個新的開始;晚上我們在公館吃西餐,有我喜歡的酥皮濃湯。國中畢業典禮在某個平日,父親和母親要上班,都沒有出席;但我沒有感到失落的記憶,我覺得幸好,幸好他們沒有來,不然就會看見沒有什麼朋友的我,他們會難過。

高中的畢業典禮,我則跟他們說不用來,我和幾個朋友約好典禮前要去吃早餐,結束後要去吃午餐。我開始有了自己的世界。

我在大四休學,跟三五好友穿上學士服、去基隆的望幽谷和東門的小巷子裡拍畢業照,但是沒有拿到畢業證書。那兩年父親和母親架吵得凶,我大四時他們離婚,我連畢業典禮的日期都沒有告訴他們。近十年後我申請上英國的研究所,抵達英國半年後,父親和母親都說想要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同住一個屋簷下的人們,後來都拿起各自的、不同於彼此的鑰匙,我們在不同的門後生活,我知道這個提議是因為,他們想要回到在這十多年間他們錯過的、我的成長現場。畢業典禮是最好的契機,以及,不只是我,我和他們都能從這些憾恨中畢業。

由於父親已有新的家庭,後來他親自打給我,說他不便出席。我說,沒關係,你的心意我已經收到了。於是十一月的定案,是由我帶著母親和兩個妹妹一起前往英國。

難得有機會與家人分享自己在英國的生活局部,除了想帶她們走進我見過的風景,我也想再見阿可一面。那時候走得太急,原本想像著可以一起和她度過整個、最後一個夏天,但在天氣還沒回暖我就離開了。

我知道自己是去說再見的,告別乾媽之後,能夠看著對方的眼睛、好好地說聲再見,儘管遲了一點,我也要回到將近一萬公里遠的國度,跟阿可、跟自己在英國的日子說再見。

心傷於愛

凌晨一點半,我跟張凱站在街頭,等著紅燈變綠燈。真的要去嗎,我問。這是最後的辦法了,她說。也是,我點點頭,秋天好像要來了,我說。晚風拂過臉龐,走過斑馬線後,我們抵達一個關係友好的朋友家。無論關係多麼緊密,半夜拜訪他人通常不是什麼值得大肆慶賀的事。

詐騙、高利貸,總而言之,母親還在,但我仍失去她了。金額高達數百萬的洞,在幾天內就要去填。英國留學已經用光我幾乎所有的積蓄,以為回台後會是明亮的開始,可是、怎麼,會是這個樣子。

起先我和張凱想說先去信用貸款,不過礙於她還在唸研究所,而我以接案維生,兩人都沒有薪轉證明的狀況下,未曾實際去申請貸款的我們被利率嚇到,於是我們轉而列出身邊可能可以借到錢的朋友。事實上我們一點也不想這麼列出來,從前結交這些朋友、彼此真心相處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是為了要在夜半打擾,送上難以啟齒的請求。

最後還是,敵不過這巨大的對自我的羞赧,儘管有數個朋友都願意借我們為數不小的金額,我們又串了一遍門子,將他們一一婉拒。接著我們身上各自出現了數百萬的債務。在還能負擔的範圍中,我和妹妹決定,不要讓關係變得複雜,不要輕易地以難題試探情誼。雖然其實,這些並不輕易。

有個親近的朋友問了我兩次,她說,如果我這次仍說不,那她就不會再問了,珍貴的友情與沉重的現實,我當時並不知道,有些可能已經超出了負荷。好幾個晚上我都想著,盛夏的那天晚上如果有跟母親去吃宵夜,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要拿存摺去匯錢給母親的時候,我發現旁邊有一封信,是那封先前一直找不到、我搭上單程飛機飛往英國的前一晚,寫給自己的信,信封看起來很貴。對當時的我來說,可能只是覺得好看。原來在這裡。

我坐在餐桌前讀到那一行—希望妳不要再把家人當作自己的責任。像是來自過去的預見。我竟流不出眼淚。

妳不怨嗎,我問過自己。要怨什麼呢,我的心裡馬上又會出現一個聲音,她太想成為一個好母親。每每回望過去,就會看見甜蜜的童年,接著青春像是瓶裝裡的水被劇烈搖晃仍無處可逃,等到家庭二字終於晃得龜裂、父親和母親終於分道揚鑣,我看著母親後來罹癌,辛苦的重建健康和生活。我知道埋怨不會讓我長出翅膀。

多年前母親曾問過我,她是不是做錯選擇了,才讓我們姊妹沒有完整的家。我沒有半點猶豫地告訴她,才不是這樣,我們都長大了,我們都覺得媽媽妳很勇敢。除了不知道應該如何回覆母親這一題,我也希望自己在傷痛和困惑中有一種成熟,以降低她的內疚。她對孩子的虧欠和擔心交融在她的付出裡,我不捨得去指認裡頭各式各樣的、實際是什麼情感。我的其中一個部位已長成複雜的成人,逐漸懂得愛的複雜,而也有某一個部位永遠身為她的孩子,我於是想著,若不想怨她、就愛她,不想讓她擔心、就愛她。

我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太長一段時間,以愛為名,囫圇吞棗地迎向矛盾和困境。我太晚才知道,愛更多時候是節制。毫無節制的愛,是自傷。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出版《有時幸,有時傷》張西 著

延伸閱讀:走近無常才看見和世界的羈絆,最具感染力華文作家 張西:「我失去的越多,就發現自己擁有的越多」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樺加沙颱風釀災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彩券行傳奇!埔里「鑫來旺」締造全台唯一「四彩大滿貫」紀錄

聯合新聞網
02

行動電源別亂丟!4大NG習慣恐釀火災,養成「充飽即拔」好習慣!

媽媽寶寶
03

堰塞湖危機未除 解除「紅色警戒」3條件曝光

EBC 東森新聞
04

好市多上架「超狂冰淇淋機」! 她驚呼:是成人家家酒

EBC 東森新聞
05

花蓮堰塞湖17死!衛福部明啟動公益募款「4管道一次看」四大超商都可捐

三立新聞網
06

送黃金項鍊給大姑當新婚禮!婆婆酸「笑死人」 人妻1句話打臉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